李易扶著喬寶瑩上了馬車,兩人坐在豪華的馬車裡,一路朝前向宮裡走去。

兩條街的距離,很快就到,只是今個兒入宮的官員很多,所以在宮門口的地方還是有一些擁擠的。

晉王府的馬車上有府徵,這會兒有官員看到了,皆紛紛讓開車道,讓晉王先行。

李易也是毫不客氣的就往前去了,那些官員面色一凝,有不屑,有怒意,也有看好戲的。

這一切都收於李易的眼底,他原本開心的一張臉上變得陰沉了下來,喬寶瑩知道,眼下朝中定是無人支援李易的,受過太子黨壓迫的那些人或許還在觀望,觀望皇上對晉王的態度,觀望魏上對虞貴妃當年的情義到底有多深。

馬車停下了,喬寶瑩被李易扶了下來,兩人得分開了,李易得去正殿伴駕,藉此機會與朝中各官員熟悉一下。

而喬寶瑩卻被一群宮女恭敬的迎去皇後殿中,前頭皇上主持,女眷這邊由皇後主持。

到時皇上會帶著百官來禦花園裡遊園,而皇後卻會帶著京中貴女去禦花園外表演,這樣的宴會也相當於這些未婚的貴子貴女們的相親大會。

尤其是皇後身邊會跟著幾位還沒有封王的皇子,年紀雖小了一些,但總歸是要成親的,指不定被皇後或是太後看中了,入了眼,還能結一門皇親。

所以這一次四品以上官員皆帶了家中女眷,女眷中連受疼愛的庶出之女都帶來了。

待喬寶瑩來到皇後的鳳棲宮前時,便看到不少官夫人和貴女們正等在這兒,這兒是皇後的小花園,雖沒有禦花園裡大,卻也是大的能容下不少人的。

今個兒來了這麼多的官夫人和貴女到了花園裡頭,居然還能輕輕鬆鬆的賞花聊天。

此時亭子裡坐了不少的人,正聊得開心,皇後和太後皆沒有到,喬寶瑩甫一進來,便有官夫人朝她看去。

看到一位長相清秀,氣質雍容的女子走了過來,瞧著女子身上素雅的淡藍衣裳,襯得那膚色白如凝脂,五官雖只算得清秀,可是她那前突後翹的身姿,還有那天生中便露出來的雍容氣質,令所有人都忍不住回眸。

個個猜測著她的身份,不知道她是誰,這些貴夫人平素裡也是見過面的,自然都是熟悉的,這會兒貴圈裡出來一張生面孔,那氣質不輸他們這些貴女,不由得起了敬意。

人走近了,有貴夫人看出了那衣裳的料子,可是貴如金的雲錦,雲錦産量少,便是他們這些官夫人也只曾看過,並不曾穿過,這宮裡頭也只有皇後和幾位受寵的嬪妃曾穿出來過,可是一但穿上雲錦,必是貴氣逼人,哪有這樸素無華的韻味來。

喬寶瑩在她們的注視下進來,她身邊跟著宮女,報出她的名號,當大家得知她是新封的晉王的側妃之後,個個都朝她行了一禮。

若這是晉王的側妃,那這女子應該是來自民間,而且她們可是聽過自家夫君說過的,晉王從小被王家家主養大的,卻是在巴蜀梅縣那樣窮山惡水的地方。

此女一直跟在晉王身邊,多半也是從那窮山僻壤的地方過來的,可是眼前她們看到的人並不是她們想像中的那樣,如此落落大方,雍容華貴,秀麗端莊,反而不比京城的貴女差。

只是這些官夫人看到是這樣,但內心卻是不屑的,就算她教養好,可是還是小門小戶,見識太淺,怎能配得上晉王,怎能嫁入皇室,若不是曾照顧過晉王,相信此女也不過是個普通人而已。

這些官夫人心思各異,喬寶瑩與他們一一見了禮後,便獨自走上一處八角亭子,上面沒有什麼人,這些官夫人見她進去了,也不好上前打擾,於是又三三兩兩的聚一起,討論的卻是晉王和眼前女子的事。

喬寶瑩雖然單獨在亭子裡,卻還是聽到不遠處幾人的議論,其中一位官夫人說道:“聽說晉王天人之儀,長相承了皇上,還承了虞貴妃的美,極是好看,先前我家夫君回來,曾在朝堂上見過一面,便說此子眉眸如畫,與當年虞貴妃極像,連那沉思時的神情都一模一樣。”

另一位官夫人接了話,“你說的是,我家夫君回來也是這麼說的,人中龍鳳,將來晉王妃不知花落誰家呢?”

有的官夫人朝喬寶瑩這邊瞥來一眼,嚕了嚕嘴,說道:“先不說王妃之事,畢竟晉王才回來,皇上不會這麼輕意許婚的,只是眼前這位,可是皇上許下的側妃位,上了玉牒,眼下可是一朝飛上枝頭變鳳凰,側妃位還有三位虛額,倒是可以上前爭一爭。”

一聊到側妃位,果然這些官夫人越發的熱絡,畢竟這晉王若是皇上的心頭寶,那這王妃位絕不能含糊,一般的官員就別想了,若是皇上為了幫助晉王,指不定還要指一門能幫著晉王的親家結親。

所以朝中官員都在觀望著,看皇上對晉王的意思,如果皇上給晉王指一門好婚事,就可以看出皇上有意扶持晉王,如此加上那岳家的扶持,朝堂上就會有官員願意投奔晉王門下的。

喬寶瑩在紫金樓裡收集的情報裡頭便寫了這些大臣們的討論,不僅是這些官夫人在討論著側妃位的事,這些官員卻是在討論著晉王妃的人選。

所以李易雖然恢複了皇子身份,可是接下來他的婚事將不在他的左右之下了,皇上要他娶誰他就得娶誰,說起來李易還挺悲催的,他若鞏固自己的勢力,他就沒有活路,可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勢力,就要娶自己不喜歡的女人,還得跟她成婚生子。

這複雜狗血的皇室,還是她跟蘇辰簡單,蘇辰雖然被人榜下捉婿,但他們還有選擇的餘地,李易是連選擇的餘地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