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小院子裡太小,來來回回撞見人,只有坐在屋頂,安安靜靜的不受人打擾。

喬寶瑩無賴,轉眼炸了雞腿出來,不見李易的身影,她也不管了,很快就要到晚飯時刻了,她炒好的菜都溫在鍋裡頭,她得先回去洗個熱水澡去,雖然這天氣涼了,可是炸了雞腿後,她全身油氣,可不想成為帶油煙味的黃臉婆。

喬寶瑩收拾好從內室出來,在身上和頭發上都聞了聞,發現全身都清爽了,才出了門。

喜姑和齊氏把飯菜端上了桌,喜姑看到喬寶瑩,便問道:“給大人做的醬瓜在哪兒?”

“在桌上的。”

“並沒有。”

喬寶瑩來到廚房,自己做的雜醬面也只剩下一小半了,而醬瓜直接只剩一個空瓶子了,至於炸雞,直接是留個空碗在那兒。

喬寶瑩面色一黑,李易到底有多能吃,居然還偷吃雜醬面。

喬寶瑩從屋裡頭沖出來,在院子裡轉悠一圈,沒有尋著人,她也不管了,朝著屋頂喊道:“李易,你給我下來,你不是不吃醬瓜麼?那麼鹹,你就全吃完了,你若不下來,我就不準你喝水。”

坐在屋頂上老神在在的李易聽到這話可沒當回事,不準他喝水,她守得住麼?

喬寶瑩見沒人應答,多半是不在院子裡的屋頂上,算了,吃了就吃了,只是吃這麼多鹽不好,看來下次將醬瓜做淡一點,愛吃醬瓜還不容易,二三日又是一批,家裡頭的醬油好。

喬寶瑩跑回廚房,從廚櫃裡又拿出一瓶來,她這一次一共做了五瓶,就算兩人都吃的話,她也可以晚上再做一批,做十瓶好了。

喬寶瑩拿出醬瓜,喜姑卻是笑了起來,大人正念叨著這味道呢。

幾人入席,坐下來吃,蘇辰朝喬寶瑩看了一眼,自然是問李易怎麼沒有來吃飯,喬寶瑩正是一肚子氣,只好說李易已經吃過了。

蘇辰秒懂,見小媳婦不開心,便夾了一大塊肉送到小媳婦的碗中,“陳意上山獵來的野豬,與家養的味道不同,有嚼勁,你多吃點肉。”

齊氏和喜姑忍不住想笑,但蘇辰這一招還是挺管用的,喬寶瑩原本還一肚子氣呢,一轉眼就消了,兩人含情脈脈的吃完,直看得其他幾個吃不下,只有畢成良啥也不懂的吃得可開心了,一口氣吃了兩大碗後,收到自家媳婦一個眼神,於是跟著起了身。

這一幕全部落入李易的眼中,看著廊下的兩人,心心相知,心心相念,各自都極其瞭解對方,不管是吃食還是一個眼神,明明她生了氣,見到蘇辰便消氣了,李易心裡頭不舒服。

第二日晌午,蘇辰出去辦事沒有回來,喬寶瑩吃了晌午飯便在花園裡消食,沒想迎頭遇上李易,李易腰間有劍,走起路來,頗有一種俠客之風,人又長得俊郎,若是他穿上白衣,就真如電視裡的俠客一般。

可惜他愛穿一身青或是墨。

“我打算離開縣衙,我給你去守山吧,那兒我才更自由。”

李易開口,兩人隔著有好幾步距離他就停住了。

喬寶瑩很是奇怪,“你為何突然說要走,在院子裡你想吃什麼,我可以給你做,可是你去守山,吃食就不定了,指不定還得自己動手,那山裡頭也不方便。”

李易搖了搖頭,暗付:就怕自己沉淪在這溫馨的生活當真,反而不適應外頭的殘酷。

“我現在就走了,等你成婚之日,我便回來喝喜酒。”

李易說完,從懷裡拿出一支簪子,來到喬寶瑩身邊,伸手給她,說道:“這是我在江陵帶來的,一直想要交給你,卻一直沒有抽著時機,今日我要走了,便鼓起勇氣的給你了。”

他這麼說完,臉頰早已經紅了,他鐵定是不常送人禮物的,連說話都帶著沖。

喬寶瑩本想要拒絕的,可是看到他那期盼的眼,想了想,便收下了,“你路上小心,如今山林裡有信臺,一但遇著事兒,你就傳信給我們,還有鄔澤你是認識的,到了那兒他會好好照顧你的。”

李易都沒有與蘇辰告別大晌午的就走了,蘇辰回來後,喬寶瑩便把李易的事說了,當然那簪子沒有拿出來,免得蘇辰吃醋,喬寶瑩只是想著收下就收下吧,免得李易連半個親人都沒有,她便把他當弟弟看待了,反正她嫁給蘇辰後也算是嫂子。

以後這簪子壓箱底了。

蘇辰聽後覺得還行,去山裡頭他的確自由一些,但危險自然也高一點,只是畢竟一個大活人,不像他們婦道人家的能在小院子裡關得住。

喬三和喬六兩人是在同一日來了梅縣,梅縣碼頭還在修,還沒有修好,卻因為天空飄著雪停了工。

這會兒碼頭停靠五艘大船也不成問題了,喬三一家和喬六一家皆從船上下來,看到底下凍成雪人的喬寶瑩和蘇辰,就有些心疼,喬三一上來就把暖爐塞到喬寶瑩手中,喬寶瑩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