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好氣的說道:“這是他在感慨自己志未達成,但他還是得贊揚一下臘梅的勇氣,那喻意是說他自己這份勇氣,拜入先生門下。”

蘇奕說完,便不想再多說,那人卻是感嘆道:“原來是這麼一個意思,倒是用得精妙。”

趙文歡來到課堂上,見底下的秀才郎全在研究蘇辰的詩作,他皺緊了眉頭,看到自己的高徒鬱郁不樂,便向他招了招手。

師徒兩人出了課堂,直接來了趙文歡的屋裡頭,趙文歡把門一關,拿出了蘇辰的詩作,問道:“你可有看這本詩作?”

蘇奕鬱悶的搖頭,“不想看。”

“就知道你不想看,有些事不是你不想便不會發生的,這詩作你要看,因為咱們可以從中找出一些攻擊蘇辰的把柄。”

“文人對詩,有不少忌諱,你們現在還是秀才,自然不懂這道理,我且問問你,前朝有一位才子曾做過一首詩,不過是寫清風拂面很是愜意,可是為何他因此而成了階下囚?”

趙文歡的話引起蘇奕的注意,他倒是記起來了那位才子的名頭,也是讀書郎之中順傳的一個故事,皆因那才子的詩作當中提到了國號,認為這有暗喻之意。

“記起來了吧,今個兒我無意間拿起蘇辰做的這篇賦,雖是寫他初冬踏雪,上山尋梅的事,可這賦裡頭有暗喻之意,你可曾看出來?”

蘇奕立即拿了桌案上的詩作細看,可是把他二哥所有的詩作全部看完,也沒有看出哪裡有暗喻之意,於是一臉疑惑的看著自家師父。

趙文歡卻在一旁坐著飲茶,面上帶著笑意,他說道:“馬上要到林知縣三年一任的政績考核,若這個時候出什麼么蛾子,恐怕林知縣心裡頭也不會痛快吧。”

蘇奕越發的摸不著頭了,自家二哥的詩作與林知縣的政績考核有什麼關系?

“你當真沒有看出來?”

趙文歡含笑問。

蘇奕搖頭,“還望師父指點。”

趙文歡放下茶杯,伸出手來,“把詩作拿來。”

蘇奕恭敬的送上,接著伸長了頭,就看自家師父打算指哪處。

沒想師父指的是先前他為朋友解的那兩句,“志未成,先欲揚……”

“便是這兒了。”

蘇奕看了兩遍,不覺得這兒有什麼問題,寫得極為簡潔明瞭,且他二哥這整篇賦裡頭都帶有自謙之意,主旨意識卻暗喻自己的勇氣,自己的堅定決心,這沒有什麼不妥的地方。

趙文歡卻是嘆了口氣,說道:“你們這些新晉才子,不知道這些詩作不能隨便流傳出去的道理,文人要抓人把柄那都是能強抓出來的。”

“你可知林知縣的全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