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村口圍滿了人,蘇辰向來是一張冷臉,面對村裡人勉強溫和一些,看到蘇家院子裡的人,卻收起了那溫和。

只有喬寶瑩與村裡人打了招呼,牛車便往山腳下去。

到了山腳下,身邊再沒有村民圍著了,喬寶瑩一回頭,就看到村民們還看著這邊指指點點說著話,恐怕又要疑惑這牛車的來歷。

那日安置好牛車,兩人才吃了牛飯,便有村裡的婦人過來竄門子,先是說了一些關心的話,瞧著兩人年紀都不大,住在這山腳下,吃穿用度都還夠嗎,要不要幫襯。

被喬寶瑩一一拒絕後,那些人開始走上正題,便是問她的豆腐打了都賣哪兒去了,在西市也不見兩人行蹤,這十裡坡沒有人打豆腐,但鎮上賣豆腐的有好幾家的,怎麼偏生他們的銷路就是好。

轉眼才幾日,這牛車都買上了,著實不簡單啊。

喬寶瑩時不時答一句,問來問去沒問出什麼名堂來,這些人有些不耐煩了,便有人離去。

人群中,喬寶瑩看到了小賈氏的身影,還有她的婆母黎氏的身影,兩人在人群裡聽完接著又回去了。

之後莫氏來了,莫氏羨慕歸羨慕,倒也沒有問豆腐的事,而是問以後上街趕集,可否捎帶一程,他們願意給錢的。

三文錢一趟,接一個來回,問喬寶瑩同意麼。

王大業一家幫了喬寶瑩不少忙,喬寶瑩當即說道:“嬸子以後趕集你直接跟著我們去便是,銀子就不必了,我們也沒有打算做這接送的生意。”

可不能開先例,怎麼說蘇辰也是個讀書郎,為了這幾文錢,要一個考中了童生的讀書郎駕車帶著村裡人上鎮上去,喬寶瑩不準,她心疼。

莫氏聽後,面上有些失望,但得了喬寶瑩這話心裡還是開心的,至少以後有個什麼事兒,還可以找一下他們的牛車。

其實莫氏過來這麼一問,也是村裡幾個婦人指使她來的,這村裡頭也只有王大業一家跟喬寶瑩關系走得近,接連幾村也沒有誰買得起牛車的。

去鎮上趕集,也有人想做點小生意的,便是硬生生的挑著擔子走上十幾裡路,要是沒有賣完,又原路挑回來,幾多辛苦。

莫氏自然把喬寶瑩的想法往村裡頭說了,村裡不少婦人撇了撇嘴,心裡老大不高興,“得意個什麼勁,不過是買了輛牛車。”

莫氏聽了卻是不舒服,“人家買了牛車不載客,你們要是不舒服大可自個兒買去,在這兒生什麼怨氣,人家又不欠著你們什麼。”

那村裡的婦人聽到莫氏這話,知道她生氣,便是笑了笑。

莫氏接著說道:“你們也不想想,人家讀書郎趕的車,你們也敢坐?”

被莫氏這麼一說,大家夥露出懼意來,眼下人家只是個童生,要是明年中了秀才,人家可是秀才公,也是一方人物了,豈能給他們這些人做車夫。

得了這話,大家夥紛紛散場,想坐牛車,還是自個兒買去吧。

只是令喬寶瑩沒想到的,五日後,蘇家院子裡買牛車趕回村裡頭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