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音樂啟蒙老師與呼吸之法
章節報錯
第9章 音樂啟蒙老師與呼吸之法
填好單子寄好快遞,在所門口和生活區站崗的哨兵聊了幾句,生活區的崗位相對比工作區輕鬆一些,畢竟離領導的辦公室遠。就連哨兵站哨的姿勢都顯得隨意了許多。即使如此,蕭無也沒敢聊太久,看看時間,晃悠悠地騎著車子往回走。
很不巧的蕭無在招待所門口碰見了他叔叔蕭宏陪著幾個所領導,在那站著說什麼,蕭無趕緊一低頭裝作誰都沒看見快速地騎了過去。到工作區門口差點忘了要下車推行,車輪都壓到門中才想起要下來,沖著哨兵訕訕地笑了聲。
回到辦公室蕭無還在想,似乎有二個星期沒去他叔叔家了,看來要去報個到了。要不又要挨訓了。
回到辦公室看了看時間,下午還沒過一半,他閑著無聊,在訂成本子的a2電腦列印紙上寫寫劃劃,規劃一下以後的路怎麼走。劃個圈,寫上“歌曲”,然後又在圈的周圍寫上作詞、作曲、演唱。又劃個圈寫上樂器,然後周圍寫上口琴,二胡,吉它,風琴。這些是他會的。他不會的包括小提琴,鋼琴等“高雅”的樂器。一個農村的孩子,口琴是自學的,二胡是和他家屋後的一個老人學的。那老人前半生是走江湖賣藝的。後來日子好過了才回老家安定下來。蕭無對於音源自於他。
每到夏天,老人都會拉起他那把用蛇皮蒙著的二胡。咿咿呀呀的聲音一響起,村子裡的很多孩子都聚到他家門口聽。但沒有孩子敢到他家,因為老人從來都不笑,這讓孩子們都很怕他。所有人只敢圍在他家院子外,沒人敢進去。
二胡的聲音是悽美的,如果把小提琴比作一個活潑可愛的少女,鋼琴剛是一個風姿優雅的紳士,而二胡,二胡是一個飽經風霜的老者,人世間的冷暖他已看透,昨日的榮辱興衰早已遠去,留下的只有手中的二胡,和如泣如訴的胡琴聲。
“胡琴咿咿呀呀拉著,在萬盞燈的夜晚,拉過來又拉過去,說不盡的蒼桑故事——不問也罷!”張愛玲的《傾城之戀》裡的這段文字,當年蕭無第一次看到就有同感。
當老人拉起二胡,就像評述一個滄桑的故事一樣,讓人忍不住地跟隨著那二胡聲惆悵憂傷,悲傷落淚。歌以抒情,樂以寄思,很多著名的音樂,都是因為作者在其中寄託了自己的情緒!
村子裡的人都猜測老人以前走江湖的事,有人說他以前曾經是個武林高手,只是後來被仇家殺了妻兒,才在報仇之後心灰意冷退隱江湖。也有人說他曾經是個戲子,後來戲班散了,無處可去,這才回到老家來。可是不管別人怎麼說,老人從來不去爭辯。所以猜測也只能是猜測,只是給他蒙上一層神秘的外衣。
學二胡大概是在蕭無上三年級的時候,那天上音樂課,音樂老師講起中國的樂器,有古箏,琵琶,二胡等,然後問同學們都會什麼笛子,有人說口琴,蕭無沒有吭聲,因為他什麼都不會。放學回家後他鼓足了勇氣,第一次走進老人的家裡,向老人提出了學習的想法。
“你要學二胡?”老人聲音中透著驚訝,並不像蕭無想的那樣嚴厲。“為什麼?”
“因為好聽。”蕭無倒是實事求是,他的確覺得二胡的聲音很好聽,而且班裡也沒聽到有人說會拉二胡。
“因為好聽!”老人重複了一遍蕭無的回答。沉默了一會,最終答應了蕭無。
老人的屋裡不僅有二胡,還有笛子和琵琶,可蕭無因為年齡小,老鼓不響笛子,所以不喜歡笛子。而琵琶則是會撥幾下,後來學了句“猶抱琵琶半遮面”之後,就再也不摸琵琶了,因為他認為,那是給女人彈的樂器。學二胡一直學到高中,高中時蕭無又迷上了吉它,才漸漸將二胡放下。
後來老人在蕭無高中畢業隨他叔叔到研究所的第三年老去了,等蕭無知道,已是一個月後的一次家信中。信中簡單的提了一句。在蕭無的父母看來,蕭無只是愛玩和老人學拉二胡,他們不知道,蕭無和老人學的不僅僅是二胡,還有一套呼吸之法。這套呼吸之法老人並沒說能起什麼作用,蕭無也的確沒有感覺到有什麼強身健體的功能。只是後來在蕭無混酒吧那一段時間,唱歌時感覺到中氣很足,彷彿丹田處一直有一股子氣頂上嗓門。這讓他很多高音能拉起來,而低音也能沉下去,但也是僅此而已。除此之外蕭無並沒有發現有什麼別的特殊的能力。這呼吸之法已成為一種習慣,在蕭無行,走,坐,臥時自然而然的執行。
後來蕭無回家,到老人的墓前,用二胡拉了曲《二泉映月》,臨走時,將二胡埋在了老人的墓前。這是一個給他音樂啟蒙的人,他甚至不知老人的名字,他只知道,老人姓姜。
風琴是那種腳踩的,蕭無和初中時的一個音樂老師學的,也只是會而已。蕭無曾經想過學習鋼琴,只是找不到門路可學而作罷。
演唱蕭無不說多好,但自我感覺比一般小歌星要好點,畢竟曾經混過酒吧,揹著吉它在酒吧裡唱過一段時間。很多人覺得只要會唱就能在酒吧唱歌,其實不然。如果你的唱歌功底不行,歌唱得不好聽,酒吧裡的客人會起鬨將你轟下去的。如果你唱得好,他們也會毫不吝嗇的給你鼓掌叫好甚至打賞。所以很多有過酒吧經歷的歌手,成名後都認為,酒吧駐唱的經歷是他們人生重要的經歷。
至於作詞作曲,對於現在的蕭無已不重要,因為他在當年高中準備考音樂學院時曾經系統的學習了二年音樂方面的知識,對於記譜他不陌生。現在蕭無只要把自己記憶中的那些經典好歌的曲子譜下來就行。反正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他一個人知道這些歌。只是為了應對未來一些未知的意外,蕭無覺得什麼時候還是要到市裡打個地方學習作曲。
研究所四面環山是建在一個大山窩裡,市區在北面,到市區坐所裡班車要35分鐘左右。而坐外邊的公交車則要50分鐘左右,而且不到市中心。公交車有時半個小時等不到一班。所以所裡人出行基本都是坐班車。大概是今年軍隊放寬買車制度,好多人家才開始買私車開。所以這個時候,週日要是到市裡必須早早去排隊,否則你就一直站到市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