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白衣對白衣(第2/2頁)
章節報錯
最終刺目的金光擦著南宮的衣角劃過,整個幽州城的地面都由此震顫了一下,沖天而起的滾滾塵煙如海中怒掀的波濤,轉瞬將南宮冷笑的身影遮去。
法海面色一驚,竟在心中生出了一種難以匹敵的感覺。
因為剛剛那一記出手已經是動用了法海幾乎九成的實力,可是本來與他旗鼓相當的妖神妖龍,卻僅僅用了幾道元神南宮所擅長的九天雷法,硬生生把他的雷霆一擊帶偏,這個妖魔對鬥法的理解以及發力戰術的運用,足足甩了法海好幾條街!
不過就算這樣,法海也渾然無懼!
禪杖上的錫環來回震顫,發出清越之聲,擎天禪杖通體發出炫目的華光,帶著法海的白色僧袍在空中獵獵狂舞,在體內氣機法力的催持下,眉間白毫相開始變得殷紅如血,襯得他寶象莊嚴,無有悲喜的面龐一派肅殺!
斬妖除魔,普度眾生!
耳邊隱約的佛家禪唱到了最後,盡皆化為了這八個字。
法海身挾無盡雷音,猛然衝入到了塵煙漫天的西湖邊,本來在下方跟著法海安心聽講經義的百姓們不明所以,你望我,我望你了一陣後,自發的開始朝著西湖狂奔。
法海的到來對這場彌天的塵煙來說就好像是一把分海的利劍,當他轟隆一聲將手中禪杖重重擊打在土地上的時候,無盡翻湧的塵土在他氣機有意的催持下,開始緩緩從中向兩邊的分散消弭。
原本屬於雷峰塔的那一個大土坑,在經此一記重擊後,徹底的與西湖湖水相連貫通。
法海雙腳懸浮在空中,身下是嘩嘩西湖流水的倒灌聲,而那個眉眼極具風情的白衣南宮已經不見了蹤影,法海一手提著手中的禪杖,數十個銀亮剔透的錫環連連相撞,發出清脆的聲響。
他望著西湖湖水若有所思,覺得這一次白龍的現身並不是結束,而是一個未知的開始。
此時,無數在後方追逐著法海腳步的百姓們,方才姍姍來遲,他們喘著粗氣,對著法海行叩拜大禮,口中唸唸有詞的說著含糊不清的話,無非都是些請大師收我為徒之類的話。
紫金缽通體泛有金光的回返到了法海的掌中,法海目光略帶悲憫的望著身前無數叩拜的百姓,忽然大袖一揮,不發一言的通身化作一道金光,扶搖直入湖中心的金山寺中。
至此,幽州城的這一場潑天禍事方才算是真正的消弭於無形。
倖存下來的幽州城主上奏事情始末,為法海請功的奏摺還在去往京都的遙遠路途中時,整個神州大地迎來了今年的第一場雪。
無論當初立地成佛的法海是如何的力挽狂瀾於即倒,連日來因為詭怪和妖魔之事而喪生的百姓卻是實實在在的,這一場冬天過後,不知會有多少失去父母的孤兒死於寒冷,法海主動對官府提出收養這些孤兒的建議,官府方面很快就給予了肯定的回應。
於是冷清了足足三十年的金山寺開始了重新的熱鬧,因為收養過來的孤兒都是家逢大變,一個個心智較之同齡人都頗為早熟,所以法海管教起來也不算多麼的困難,至於吃穿用度方面自然是由林府供應了。
說到這個,不得不提一下老爺子林清和的樂觀堅強,起初在林海立地成佛,自稱法海之際,他也滿心沮喪過,可是轉念一想,自己的身體在林海的調養下越發強壯,使得家中原本空虛的妾侍都重新的熱鬧起來,好像重生一個也不是多大的難事?
雖然對於自己兒子的做法仍然有些不能釋懷,但是林清和大致已經沒有了當日的那種絕望和頹喪,依舊讓小安去往金山寺照顧林海,自己則時不時的過來看看,雖然自稱法海的僧人從來沒有一次的再開口叫自己父親,可是林清和已經滿足了。
可是南綺容就沒有那麼的容易釋懷了,甚至好幾次都想殺上金山寺的門來,拽著法海好好的問一遍話,可是最終都讓林清和攔下了。
災難過去,幽州城正是百廢待興之時,有著法海的一身通天法力,幽州城鮮少再有詭怪作亂一事發生,鎮撫司經過上次的劫難後,許多人都因公殉職,與法海相熟的梁大人也斷了一條腿,身邊親近的人手幾乎死盡。
白雲留在了金山寺,想和法海一起學習真正的大乘佛法,這一次已經出家的法海沒有再借口搪塞,兩人一教一學都是極快,要不了多久這世上就要再多一個會大乘佛法的高僧了。
斷了手臂的燕赤霞被幽州官府極力的留在了鎮撫司,因為他之前曾擔任過二十六省的總捕頭,在朝在野可謂是威名赫赫,幽州城經過這次劫難之後百廢待興,公門中正需要這麼一位高手坐鎮,於是在城主禮賢下士,三顧茅廬之後終於勉強答應做為鎮撫司的客卿暫時留在幽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燕赤霞養傷期間,曾經數次的過來找林海喝酒,但是接待他的白衣僧人卻對此敬謝不敏,直言世間再無林海此人,鬧的燕赤霞老大不樂意,他本就是綠林豪傑一般的人物,快意恩仇,護持正道,就是讓他隨時去死也不會皺眉的那種,自然看不慣法海的這六親不認的做派,最後昔日稱兄道弟的兩人不歡而散。
所有人當中,最為幸福的當屬渡真了,金山寺經過這一次劫難之後,在法海的努力下開枝散葉,隱隱已經有了威壓道門一頭的趨勢,加上城主大人為法海請功的奏摺還在路上,金山寺未來的前途不可限量,似乎真的是要帶領佛門重新崛起了一般,每天都笑呵呵的和法海一起教導著寺中這些半大不大的孩子們,幾天過去臉上的皺紋都變多了。
大雪飄搖而下,寺廟院中的三十六名光頭小和尚們席地而坐,搖頭晃腦的像是學堂中誦讀詩書的學生,將一本經文唸的抑揚頓挫。
小和尚們都尚屬好動的年紀,想要把他們的學習效率提升上去,必須要和前世那些課堂一般的嚴明紀律,為了防止他們上課的不專心和小動作,法海在院中蓋了一個高高的講臺,用來講課和督促弟子們的誦經情況。
小安坐在法海的身邊,頭頂上一個鋥光瓦亮的光頭與法海交相呼應,早在養好傷的那天他就直接給自己剃了度,死纏爛打的也要跟在少爺的身邊,本來法海是拒絕的,但是架不住金山寺如今最高輩分的渡真長老發話,笑眯眯的一句佛度有緣人便收了小安入門下,成為了法海的師弟,法號法安。
喜歡我在聊齋當法海請大家收藏:()我在聊齋當法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