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股權轉讓的事讓林緒之賺了個缽滿盆滿,但他神經病一般的清倉操作, 也徹底在財經圈子裡刷了屏。

不過認真說起來, 都不是啥正面評價就是了。

很多經濟學大拿們在編寫經濟學論文以及談論最新時事經濟熱點的時候,大多會這麼評價他:

天才跟瘋子只差了一步, 林緒之就是這樣一個不折不扣的天才瘋子,這次極端地操盤手法或許為他賺來了大多數人十幾輩子都花不完資本,但這卻並不是一個好的現象——因為他已經從以前兢兢業業的實業家踏入了賭徒之列, 眾所周知, 賭徒只會越賭越大,而這種人收手的時候, 就是輸光的時候。

而這個論調還是有很多人支援的, 畢竟只要是懂點經濟的, 都知道林緒之這次玩的的確有點大,正如很多人所說,他極端冒險的性格也算初露崢嶸了。

況且這次的成功的果實也太大了, 換位思考一下,一個有操盤能力,還能從中獲取百分之百甚至百分之一千的利潤, 那有幾個人還會再回去兢兢業業的搞實業呢?

連很多跟林緒之走的比較近的領導們也怕他真的飄了,再走了岔路, 所以特意找人談了話。

但跟外界的猜測不同, 自此一戰後,林緒之就再也沒有沾手過股市操盤。

連林氏集團的股價運作,他也一概交給了專業的操盤部門, 自己卻一門心思的搞起了電子商務,而這一搞就是二十年。

不過顧嫵的關注點卻不在這兒。

她自打從體制裡出來後,就找人合夥開了個律師事務所。

剛開始事務所倒是什麼案子都接的,顧嫵還打了不少經濟案子,為自己掙了不少零花錢。

可等後來待的時間長了,她倒喜歡上了為一些根本請不起律師的弱勢群體打各種維權官司。

而這裡頭接的最多的,就是農民工討薪跟離婚案了。

關於農民工討薪問題也算是個時代特色了。

改·革開·放後沿海城市迅猛發展,而發展的過程中,當然離不開農民工這個重要的群體了。

發展快有發展快的好處,可步子邁的太大了,難免扯到蛋。

而這時候經濟發展跟法律、教育不匹配的後果之一,就是農民工討薪難。

其實這種官司打起來倒也挺好打,各種證據輪番下來,法院基本上幾個月內就判下來了,可最難的卻在執行上頭。

遙想十年前,只要是法院做出的判決,不管是刑事還是民事上,基本上一判下來就會立馬執行。

而大多數人提起法院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敬畏。

可短短十來年過去,社會是自由了,但有時候法院白紙黑字蓋章的判決書,居然也有人敢拖著不執行。

法院執行廳的同志三番兩次去催的時候,人還一副我就沒錢,你拿我怎麼樣的嘴臉。

更有甚者,房子一賣就跑路了。

偏偏這時候國內的戶籍上網行動還沒普及呢,所以有時候被告一跑就是好幾年,連個行蹤都找不到。

而當地法院對著眼巴巴等著用錢的農民工們,也無計可施。

顧嫵為了這事也頗費了一番功夫。

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所以這期間,她看林緒之管孩子的熱情高漲,對顧小婧的管教就稍微鬆了一下。

可一個晃眼的功夫,這娃就被林緒之慣成了個混世魔王,再有顧慶海兩口子無腦護,以至於她簡直皮成了個孫猴子。

具體說這孩子皮成個什麼樣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