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紅樓17(第1/2頁)
章節報錯
隆慶帝的身體一天好過一天,身體也一天天輕便起來, 嚐到了甜頭的他迅速下了聖旨, 封顧嫵為郡主,食三千擔封邑。
冊封皇室郡主可不單歸皇帝管, 而是由宗室宗長們進行議論,等全體同意後才可以進行冊封。
在聖旨下發前去宗室蓋印前宗長特地進宮覲見,就是為了勸說皇帝打消這個心思。
異性王公還好, 皇帝這分明是要認義女, 按律法規定普通人家這都是要記入族譜的。
皇室也不能例外,一旦給封號正兒八經地認義女, 那就是要入皇室玉牒的, 一旦記上, 那顧氏就變成了真皇室血脈。
她封號又是“明.慧”這兩個字,這麼一來就比等閒宗室的親王之女還要尊貴上幾分,畢竟在名分上她可是皇帝的親閨女, 除了親女兒,誰也比不過她。
可她不過是陰差陽錯救了一干命婦們罷了,封個鄉君就頂天了, 實在犯不上用動真格的。
可隆慶帝自然不會同意,他的重點不是獎賞顧氏什麼封號, 而是必須是義女這個名分, 她才好進宮為自己調理身體。
但他只要認了顧氏為義女,那封號最低都是個郡主,如果不是這樣, 他才不管是鄉君,郡君還是郡主。
索性他向來獨到專行,對於宗室的話都愛聽不聽的,這次也不例外。
但是他嫌棄這位王叔麻煩,不想被他跟著念,又不想自己的心思被其他人知道。
於是就藉著安遠候請封顧氏做文章,就明著問老族長是再多個異姓王公好,還是一個義女好。
老族長被懟的啞口無言,要是別的事還好,安遠候可是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先救了聖駕,又救了一干皇子們。
要是這種功勞都不賞,那以後誰還拼命去救皇室的命?
異姓王公與一個異性郡主一比,他自然知道還怎麼選,因此沒用皇帝多說就妥協出宮了。
因此聖旨就順利的到了榮國公府,聖旨上打的幌子當然也是為了獎勵安遠候救駕之功,又上表請封其妻顧氏,皇后喜愛顧氏溫柔婉約,聰慧孝順,特意求了皇帝,冊封她為“明.慧郡主”,並賜安遠候正三品龍禁尉。
眾所周知,就“侍衛”而言,龍禁尉是世蔭公、侯,以及王公子弟,武將世家,官員子弟充當的。
“侍衛”官職非常重要,有保護皇帝的責任。
而且常能直接見到皇帝。“侍衛”分三等:一等正三品,二等正四品,三等正五品。
林緒之被賜正三品龍禁尉,那就意味著他一步登天,直接從正六品千總連升六級,成了朝廷掛名的正三品官員,御前一等帶刀侍衛。
又因為能面聖,這種位子歷來都是勳貴官員眼中的香餑餑。
果然是富貴險中求,升官最快的途徑莫過於此,怪不得明知道參與到奪嫡中去會要命,但還是有數不清的人爭先恐後的填到這個大坑裡去。
真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只要自己支援的皇子能榮登大寶,那底下的親信自然就能水漲船高,成為朝廷新貴。
便是老牌世家,也往往經受不住誘惑參與進去。
安遠候又有對皇室的救命之恩,以後只要他在,又不涉及到謀反大罪,那礙於情面,安遠候府就不會獲罪,能安安穩穩的過個百來年。
得了天大好處的榮國公府越發的低調起來,雖然恢復了正常社交,但也絲毫沒有得知猖狂的跡象,下人們也被調.教的極好,安安穩穩的又過了幾個月。
府裡就又忙活起來,無其他原因,春闈結束,賈政榜上有名,他成了國子監的貢生。
賈代善賈母自然樂的牙不見眼,一反之前的低調作風,破天荒的擺了三日的流水宴,請了往來親戚跟各府官員。
林緒之夫婦現在是聖上面前的紅人,這又是他胞弟大喜,因此來人極多,把顧嫵累了個夠嗆。
大宴結束後一個月就是殿試,林緒之也不藏私,特意去求了老丈人,讓他幫著對賈政指點幾分。
賈政向來敬重大儒,為人又誠懇老實,反而比林緒之更得顧老爺子的喜愛,因此額外上心,好好的教導了幾分。
見他學的甚是踏實,只是機警不足,便對著他的薄弱處突襲了幾日。
賈政每日得顧老爺子教導,每每便有醍醐灌頂之感,因此對兄長的提攜之情更是銘記於心。
一個月後殿試結束,果然卓有成效,他雖沒有入前三名,但的確在二甲之列,被賜進士出身,入翰林院任庶吉士。
這庶吉士可不簡單,按照朝廷慣例,科舉進士一甲者授予翰林修撰、編修。另外從二甲、三甲中,選擇年輕而才華出眾者入翰林院任庶吉士,稱為“選館”。
一旦得入翰林苑,別聽品級不高,只是個正七品庶吉士,可著實稱的上地位水漲船高。
翰林為朝廷儲材之地,自高祖後就有慣例: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故此庶吉士號稱“儲相”,能成為庶吉士的都有機會平步青雲,與武將的御前侍衛一般,都是雖品階不高卻炙手可熱的位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