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藉著韓山虎的大令,李劍和魏長鳳一路暢通無阻的回到了鳳鳴城,如果說途中的波折,那就是在經過魔雲嶺時,二人得知負責督辦糧草被焚的右將軍董剛領著幾個身手矯健計程車卒登上崖頂,結果卻發現沒法下來之後,只能進山看看能不能找到其他出路,結果幾天過去了依舊音信全無。

魔雲嶺守軍見他們拿著元帥大令,知道一定是大人物,於是懇求二人想想辦法,最後還是魏長鳳把那條所謂的出路告訴了眾人。

對於董剛的死活李劍毫不關心,此時的他心中想的全是鳳鳴城,所以只是稍做停留就繼續南下,並在一天後看到了鳳鳴城的城牆。

離城門還有百十米時,李劍扭頭衝魏長鳳一笑:“入城的地道估計你是沒機會知道在哪裡了。”

魏長鳳一臉無所謂的答道:“我不在乎地道在哪裡,我在乎的是鳳鳴城還能不能姓李。”

李劍聞言正色道:“鳳鳴城從來就沒有真正姓李過,以前沒有,以後也不會有。鳳鳴城是天下的鳳鳴城,是百姓的鳳鳴城,從來不是李家的鳳鳴城。”

魏長鳳無奈道:“長鳳枉活這麼多年,現在才知道從來沒有看透我們的大少爺。一會心懷天下,一會小肚雞腸,也不知道到底那個才是真正的李劍。”

韓燕兩國最終平息了戰火,大燕雖然丟失了三分之一的國土,可最終免於滅國,而前韓在將三道天險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後,已經不把燕國當作威脅了,所以鳳鳴城的臨時守將張琪認為這是雙方皆大歡喜結局。再加上聽說大帥即將班師回朝,他這兩天格外興奮,為了防止可能的意外發生,一大早就親自來到北門蹲守,檢查過往行人車輛。

臨近中午時張琪正想回城吃飯,卻見兩匹戰馬沿著大路緩步而來,馬上之人還對著鳳鳴城以及周圍指指點點,這讓他頓時心生警覺。

等來人來到近前,張琪一個眼色,就有名軍卒上前將二人攔住:“來著何人?快快下馬接受盤查。”

被攔下的李劍並沒有看向馬前的軍校,而是將目光轉向了城門前的一名士卒。對方在發現被李劍注意到後不自然的低下了頭,感覺異常的魏長鳳順著李劍的目光望去,也是一下子愣在了那裡。

直到二人馬前的軍卒連問幾聲並準備拔刀時,李劍才緩過神來,他將韓山虎的大令扔給軍校後,然後下馬問道:“城門口的那個軍校叫什麼名字?就是那個年輕的,個子中等的小夥。”

軍校正想發火,可一看大令乃是韓山虎親手頒發,連忙陪著笑臉道:“我還以為是哪裡的毛賊呢,原來是奉大帥之命公幹的大人,請恕小人有眼無珠。您是說那個人啊,他是在我們攻下鳳鳴後才歸降的,原來是鳳鳴城總兵府裡的護衛,叫李科。張將軍,您快過來,大帥遣使來此。”

張琪一聽是大帥親自派的人,也不敢怠慢,緊走幾步到了李劍跟前道:“原來是大帥所遣之人,快進城歇息,不過這位小哥看著眼生,我怎麼沒在大帥身邊見過你啊?”

李劍翻了翻白眼道:“當然眼生,前幾日我們還互為對手,別用這種眼神看著我,和你說了你也不懂。大帥大令在此,你該知道怎麼做了吧?把總兵府給我騰出來,我要在那裡等大帥班師。還有,城門口那個叫李科的,稍後把他叫到總兵府,我有話問他。”

李劍一番話聽的張琪雲裡霧裡,他有些不解的問道:“雖然大令到處如韓帥親臨,可卑職有些愚鈍,不太明白將軍的意思,您能否解釋的清楚一些?”

此時的李劍胸中慕然升起一股無名之火:“我解釋的還不夠清楚嗎?我奉前韓兵馬大元帥韓山虎之命,前來視察鳳鳴城,讓開!”說完飛身上馬,催動坐騎直接衝進了城門。

不明就裡的張琪好半天才有所反應,他略微思索了片刻,這才走到李科面前道:“剛才進去的兩個人是誰,你認識他們?”

李科猶豫了半天才說道:“認識,他們一個是我們老總兵的兒子李劍,一個是總兵府護衛統領魏長鳳。將軍,剛才他們說讓我到總兵府見他們,您說我去還是不去?”

張琪一聽大驚:“啊?大燕臣子,快,備馬,追!”

一旁的副將拉住張琪道:“將軍,您別慌,剛才他們不是帶著大帥的大令嗎,還要李科去總兵府找他們,所以肯定不會跑。他應該到總兵府了,您還是先弄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再說,免得到時候惹出什麼亂子來。”

等張琪帶著李科和幾個親兵追到總兵府時,只見門口聚集著大批軍卒在那裡交頭接耳,一問之下才知道他們都是被李劍趕出來的。

張琪皺了皺眉剛想進府,卻被一個軍卒攔住:“將軍,您也別進去了,您看門口插的是什麼。”他這才注意到韓山虎的大令就插在門口的地面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