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火燒縣城(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劍進駐樂民縣的第七天傍晚,楊繼和梁燁終於率軍趕到了城外,只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此時縣城大門敞開,城牆上除了幾面歪歪扭扭的旗幟再無其他。
梁燁見狀長槍一舉就想命大軍進城,不想卻被楊繼攔住:“小心有詐。”
梁燁笑道:“城中最多隻有幾千人馬,我等有兩萬大軍,何懼其詐?葫蘆嘴之戰若不是梁將軍大意,這麼反賊早就已經被剿滅,今日決不能再讓其逃出我等手心。”
“還是先派人進城探尋一下的好,這夥叛匪詭計多端,若是真的中了他們的奸計,你我不好和朝廷交代。”
梁燁聞言點頭,然後喚過一隊騎兵道:“進城打探一番,不管有無異常,均速來稟報。”
半個時辰後,軍卒來報:“啟稟太守,將軍,叛軍已經全部撤離,城內空無一人。而且北門處還有些散落的糧食與金銀,想來他們撤離的太過匆忙,這才遺落下不少物資。”
楊繼道:“城中有無異樣?”
“沒有,除去他們曾經居住的院落外,其他院落仍是百姓撤離時的樣子。”
楊繼不解道:“你們怎麼知道?”
“帶領百姓撤退時,我們曾挨家挨戶動員,所以不少院子百姓離開時什麼樣子,我等都還記得。”
楊繼看著梁燁道:“梁將軍,你不是說當時撤退,百姓是自願撤離,那三千守軍也是自願留在此地與叛軍決戰的嗎?現在怎麼成了你們勸百姓撤離了?”
兩萬人馬中,廬河本地駐軍有一萬六千人,梁燁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召集了兩千敗兵。如今手下只有四千人馬,所以這支軍隊還是楊繼說了算。
見楊繼起疑,梁燁只能敷衍道:“太守,過去之事先不要計較,如今最要緊的是剿滅叛軍。”
聽到這話,楊繼就知道事有貓膩,不過想到眼下最緊要的不是質問梁燁,而是平息百姓的叛亂,所以也就沒有再多說什麼。
隨後楊繼傳令大軍入城,只歇息一夜,明日就追尋叛軍腳步入山,此次平叛,他帶來了廬河僅有的五部投石車,為的就是對付李劍在葫蘆口的封堵。
大軍進城的同時,楊繼特別囑咐,眾軍不可住在叛匪曾經住過的院落,只有那些原封未動的百姓家才能安歇。
至於怎麼分辨,則交給了梁燁手下的兩千騎兵,看著他們引導眾軍熟門熟路的進入各處院落,楊繼心中越發不安:梁燁率兵撤離前夜到底發生了什麼?
城外一座高坡之上,李劍看著城內的梁軍點了點頭:“這領兵之人多少有點見識,知道我們住過的地方可能有貓膩,不過還是沒有我聰明。”
魏無忌道:“是沒有你狡詐。”
李劍撇了撇嘴:“這話他們說才可以。”
將士卒安頓完畢,楊繼回到縣衙中一屁股坐在那裡。
等外出巡視的梁燁進門後,楊繼開門見山道:“梁將軍,百姓離開樂民以及那三千人馬被屠戮到底是怎麼回事?”
梁燁道:“楊太守,過去的事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楊繼冷笑道:“當然,若是這些士卒真的被叛匪所殺,他們就是罪該萬死的叛匪。可要是這些人死於他人之手,他們就只是被逼上山的百姓。”
“楊太守,難道前將軍之死你也有懷疑嗎?他可是死於攻打叛軍的山中。”
楊繼道:“前將軍是前將軍,這裡計程車卒是這裡計程車卒,我可聽說他們並未隨軍進山,而是與你手下的兩千騎兵共同駐守縣城。”
梁燁聞言突然起身:“太守大人,您是不信任梁某了,既然如此,明日入山如何平定叛軍,全由您的意思。”
梁燁說完一甩袖子邁步走出大堂,只留楊繼一人坐在那裡。
因為城中沒有百姓,所以楊繼也聽不到更鼓之聲,不知道坐了多久,他才起身準備安歇。
就在這時,突然有人來報:“太守,北門一處民宅起火。”
楊繼無奈道:“民宅起火撲滅就是,為何前來報我?”
“太守,這火勢有些奇怪,突然而起,而且越燒越旺。”
楊繼聞言一愣:“不是已經都徹查過了嗎,為何還會如此?”
話音剛落,門外接二連三跑進幾名軍校:“啟稟大人,城中起火!”
當楊繼衝出縣衙時,半個樂民縣城已經在火海之中,而且空中除了火焰的灼熱,還有一種異常刺鼻的味道。
雖然明白自己中計,可楊繼怎麼也想不明白叛軍是如何讓火勢燒的這麼大的。
不過現在已經不是計較原因的時候了,看著在火中來回奔突計程車卒,楊繼下令眾人往還沒有起火的西門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