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後, 薛寶釵和盼兒隨著商隊回京城了。薛寶釵回府整理一番後,才跟盼兒一塊兒去安樂公主府。

薛夫人原本想讓薛寶釵先歇息一日再去安樂公主府的,可是薛寶釵要過去,她也只能任由女兒了。

薛寶釵和盼兒到了安樂公主府時, 已經快到傍晚了, 但是林黛玉還是見了她們。

盼兒乖巧地站在薛寶釵的身邊, 倒是沒說什麼話,她是個明白人, 她跟著薛寶釵做事,不是跟薛寶釵平起平坐。

“如何?”林黛玉坐在上位, 端起桌上的茶杯, 喝了一口茶。

“託公主的福,這一路還算順利。”薛寶釵笑著道, 她跟之前有些不大一樣, 整個人比以前沉穩許多, 也有活力許多。

這一路上,薛寶釵見了不少人不少事,即使商隊要趕路,沒有多做停留, 可是她還是看到了不少事情。跟薛寶釵在京城經商不一樣, 外面的人和物更加普通,更加底層,她能看到那些女性的掙紮。

她們女子在這個社會的地位不如男子,那些男子打罵女子, 外人也多是說女子不賢良,說女子是不是不孝順公婆,又說女子多年沒有生下兒子。總之,那些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女子的問題,要是女子沒有什麼問題,便說男子給女子吃穿了,對女子也算不錯了,偶爾打罵算什麼。

外頭的人對女子怎麼就那麼不公平,薛寶釵想要嘗試幫襯她們說兩句話,可是被盼兒留下了。

盼兒當時就說:現在幫了她們,那以後呢?等我們走後,那些人只會過得更加辛苦。

盼兒曾經就經歷過那樣的事情,別看一個人暫時性對你好,可是那個人走後,你只會過得更加悲慘,因為沒有人作為你的依靠。盼兒不希望薛寶釵說幾句話,給一些銀錢,就這樣過去了。

等他們走後,那些女子只會招惹丈夫更多的不滿,男子認為他們的面子裡子都因為一個女人丟了,自然更加不喜歡妻子。

當薛寶釵聽到盼兒說的話後,只覺得更加無力,這個世道就是對女子如此不公平。而她們苦苦掙紮卻沒有用,怎麼也掙紮不出來。女子的性命太過廉價,女子要是稍微不對,被人說沒有禮數,說壞了名聲,就可能要沉塘。

這一路上,薛寶釵沒有把所有的人間疾苦都看了,可是看到一部分,足以讓她覺得她過得比很多人好了。她雖然出生商戶,可是不愁吃穿,拋頭露面經商後,名聲是不大好聽,可是要是她願意,她也不愁嫁人,也能選一選。

“以前總覺得自己的日子不好過。”薛寶釵道,“出去後,才知道,有許多女子比我過的還要不好。那些女子雖然沒有賣身為奴,卻也不比奴婢過得好。”

“所以你可以回去安生過日子,以薛家的財富,給你的嫁妝必定不少,你自己也是個有能力的,找個能鎮得住的人家,也能過好日子。”林黛玉給薛寶釵選擇的機會,別一腳踏進來後,又後悔了。

現在後悔還來得及,要是等到日後後悔,可就沒有那麼容易。

林黛玉不容許別人挑釁她的公主威嚴,要是她一次又一次允許別人踩著她的臉,哪怕只是一次,別人都會認為她這個公主好欺負。

“公主。”薛寶釵起身,給林黛玉行了一個禮,“我薛寶釵既然下了決心,那便不可能更改,日後更不可能後悔。我這一生,若是真的註定單身一個人,那就一個人過。若能為天下無數女子爭一個機會,那也值得了。”

“一個莊子好有,可是一個女堂,女性獨有的莊子,那就很艱難。”林黛玉道,“本公主雖然站在你的身後,可也不可能時時刻刻都能照看你,你必定要能撐起來,甚至在前面抵擋無數風雨。而這名聲,落到本公主的頭上,你雖然也有些許名聲,卻沒有那麼響亮。”

“寶釵都明白,若是沒有公主,民女一個人又如何能成事,哪怕跟其他女子一處,也難。”薛寶釵明白這個道理,不認為自己做了事情,好處卻都讓別人得了去。

一個平民女子,沒有權勢,卻想要挑釁這個世道的規矩,必定無比悽慘。

若是她的身後有安樂公主就不一樣了,有一個得寵的公主,這一件事情就等於成功了一大半。安樂公主若有心,不用她薛寶釵,用其他人也可以。

薛寶釵不可能等到日後怨恨林黛玉,要是林黛玉跟自己一樣也是商戶之女,不是公主,或許她還可能怨恨一下。但是差距太大了,也就沒了怨恨。自己的怨恨也不值錢,公主不可能放在眼裡,興許把她當成一個笑話看。

“既然你幫本公主做事,也就不好用薛家的銀錢。”林黛玉讓身邊的丫鬟把之前準備的匣子,放到薛寶釵的面前,“這裡面有一千兩銀錢,一處宅子,一處莊子,你們便以這些起家吧。”

林黛玉沒打算給太多的東西,給宅子,那是讓薛寶釵可以搬出薛家,而莊子,是容許薛寶釵收留那些苦命女子的地方。要是人多了,那就看薛寶釵有多努力賺錢了。

“多謝公主。”薛寶釵不認為這些東西少,她很滿足了。一千兩看上去似乎很少,跟薛家的錢財來比是少,可是薛寶釵知道一千兩銀錢再外面已經能做不少事情了。

要是什麼事情都由安樂公主安排好了,那麼安樂公主還要她做什麼呢。

薛寶釵走後,林黛玉便去了太上皇那邊,這種事情總得說一聲,就不知道那些直男癌如何想了。

太上皇聽到安樂公主的話後,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可以的,反而覺得很有趣。

“那些人,就應當讓他們瞧瞧,他們比女人還不如。”太上皇現在不當政,不管那些事情,正好吃瓜看熱鬧,“那些女人在後宅鬥得那麼厲害,要真讓她們鬥起權謀來,必定也不差。不如這樣,你讓你的蠢父皇,讓女子也能科考。”

太上皇不嫌棄事情打,反正那些儒生反對,也不是他要管的事情,有皇帝,他一定欲哭無淚。”林黛玉早就發現了,太上皇就是嫌棄事情不夠熱鬧,萬事不用他操心,他就是看熱鬧。

“薛寶釵幫襯那些女人,能幫襯到什麼時候,又能幫襯多少,倒不如讓她們自己立起來。”太上皇建議,“你父皇這一朝要是不行,還有太子那一朝,只要不是女子為皇,那就沒有問題。”

太上皇的底線就是不讓女子奪了皇位,至於那些女人要當官就當官,又不是什麼大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