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家覺得烏丫丫太小,辦這麼大的事太招眼。

於是協商一致,決定讓莫須有的“師父”背鍋。

“真的?”

夏有德眼前一亮,隨後又遺憾的搖搖頭說:

“唉,可惜我正在忙鄉試,沒有見到小七他師祖。

對了,他師祖走了嗎?如果沒走的話,我作東請請他老人家。”

陶凌曉垂眸,掩下眼中的情緒,說道:“事情辦好他就走了。”

“那真是太遺憾了。”夏有德摸摸鬍鬚,接著說道:

“也不知我家小七見到他師祖,有沒有失禮,不行,待我回家問問。”

陶凌曉嘴角微微上揚,不置可否,讓人難以捉摸他內心真正的想法。

夏有德並未受到陶凌曉這種模稜兩可態度的影響,他端起茶抿了一口說:

“接下來,就剩下鄉試閱卷和張榜了,終於可以鬆口氣了。”

“夏大人,恐怕您還不能松下這口氣,您先看看這個。”

陶凌曉說著站起身,從袖袋掏出一沓紙遞上前。

這是陶予平從烏丫丫審鬼的供詞中,挑出來的屬於西北府的案子。

正愜意喝茶的夏有德,端著茶杯的手頓在空中。

整個人僵住。

他的眼神機械的落在陶凌曉遞來的那沓紙上。

我去!

他猛地將手中的茶杯放到桌子上,一把將那沓供詞薅過去。

一目三行,快速瀏覽。

“砰~~”

桌子上的茶杯顫了顫。

“真是膽大包天,視生命如草芥!”

他咬牙切齒、目眥欲裂地問:“這是從何而來?”

“我小妹他們不是去呂府住著要過債嘛?

他們在呂府發現一個院子設定了萬靈祝願陣,這個法陣也就是與那個蝗災有關的法陣。

佈下這個陣需要七七四十九個鬼魂支撐,這些供詞,是那些鬼魂所述。”

陶凌曉簡單地說道。

夏有德聞言,翻了翻手中的供詞,問道:“這才六個呀,不是四十九個?”

“那四十三個是京城及周邊發生的命案,夏大人現在還管不到那裡,我大伯已遣人送進京城了。”

“原來如此。”

……

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