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型火炮、火槍,以及關寧鐵騎的威猛士氣下,一切似乎水到渠成。

“是!”

奏章便是落在孫承宗的面前。

“水陸並進之法甚好。”

“海州拿下,接下來以為穩固,待水師有功,便可直取遼陽,遼陽之後,便為瀋陽。”

“建奴根基也就不在了。”

“期時,遼東也就光復了。”

孫承宗!

一位六十多歲的老者,先前因魏忠賢彈劾忌憚,再加上東林一黨的影響,從遼東退下。

然……整個名留史冊的寧錦防線便是出自於老者之手,關寧鐵騎也是間接出自於老者之手。

袁崇煥、祖大壽等人,也是老者一手提拔的。

對於此人,易初三還是很有印象的。

能力不消說。

至於和東林一黨的聯絡,如果那些人有膽子,可以繼續作妖。

觀袁崇煥和毛文龍的文書,老者面上為之大笑,自己先前在寧錦之地所謀,便是有朝一日光復被建奴佔領的遼東。

現在……似乎不遠了。

這位易大人……當居首功。

卻是他……在江南的手段太狠了。

“按照市舶司那邊傳來的訊息,如今只是五月,市舶司那邊所得關稅就達到三百萬兩了。”

“這還只是一個開始,今歲很有可能關稅突破千萬,再加上其餘稅賦,國庫所收超過三千萬兩不難。”

“或許更好!”

文淵閣內。

另一位也是六十餘歲的老者正在閱覽一份文書,是三地市舶司送來的,很是令人歡喜。

“還有山西、陝西、四川、雲南等省的根基建設,以工代賑,卻為良策。”

“既可以防止災民生亂,也可令諸地道路、水利、田畝齊整,接下來所收更多!”

“……”

說著,又提起另外一事,面上更為笑意。

這位易大人年歲雖然只是二十,然……一身治國理政的謀略,絕堪大用。

言語讚歎不絕,執筆在一份份文書上,落在自己的票擬。

隨著一份份改革策略的落下,整個大明朝很快煥發嶄新的生機與活力。

天啟八年十月!

在袁崇煥十萬大軍的圍攻平推下,建奴在遼陽的重鎮被火炮直接覆蓋,內部的數萬建奴精銳身隕,一個都沒有逃出去。

毛文龍駕馭水師,海域登陸,一路向北,所過之處,牽引建奴之力,火炮開路,火槍隊在前,建奴所謂的八旗兵直接化為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