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狂風吹過,無數鮮紅的蘇軍戰旗在半空中咧咧作響。

一個個軍人跳下運兵車、踏著整齊的腳步列成方陣,士兵方陣的間隔中停滿了戰爭機器,鐮刀機甲、戰車、鐵錘坦克、導彈車、天啟坦克···

目瞪口呆的看著無邊無際的步兵方陣和鋼鐵洪流,用眼睛根本就看不到頭。他們之間的距離像是拿尺子量過一樣,幾乎同樣遠、最起碼用肉眼沒辦法分辨出其中的差距。

揉了揉眼睛確認自己沒有看錯,劉君瞬間就迷糊了,完全搞不懂蘇軍的意圖。難道你們不是要來天竺報仇雪恨,而是要來玩大閱兵的?

這是跑到天竺領土上耀武揚威來了,還是說這是什麼新戰術;作為一個現實世界的宅男,劉君實在無法理解這次帶隊將領神奇的腦回路。

根據伊萬諾夫發過來的情報,蘇軍這次率領部隊的是一名叫米洛諾維奇的陸軍將領,劉君絞盡腦汁也沒想起這個名字。在遊戲資料中,沒有這名將領一個字的介紹;在這個世界上,這名將領寸功未立、宣告不顯。真不知道查丹科和庫可夫是不是腦抽了,如此重大的戰役竟然派了這麼一個人過來,難道是有什麼不為人知的裙帶關係?

在劉君的理解中,被人坑了就要找回面子、要打仗,套用一句名言:不要慫、就是幹。

先禮後兵、排兵佈陣、送戰書約戰是個什麼鬼?現代戰爭中哪還有這些玩意,那都是戲文裡才會出現的東西。

不宣而戰、拍黑磚、下絆子、砸腦門兒、捅眼仁兒、無所不用其極。正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只要能打贏戰爭,誰管你用什麼手段。

那誰說: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同理,失敗者沒有說話的權利,後人只會記住成功者。哪怕是開國皇帝朱元璋,人們記住他也不是因為他放過牛、討過飯,而是因為他活著推翻了元朝。

天光大亮,遠處傳來機械轟鳴的噪音,天竺陸軍的大部隊像一條長龍一樣,一截一截的停在數千米之外,身後是漫天塵土形成的黃雲。

運兵車、摩步團、多功能步兵車、守護者坦克、幻影坦克、雅典娜炮先後到來排成方陣,慢條斯理的樣子好像絲毫也不擔心蘇軍會趁機強攻。

天竺這邊基本上把盟軍的常規武器都弄出來了,可是蘇軍一點搶先進攻的意思都沒有,只是靜靜的看著對方集結軍隊。

是要等著一網打盡?蘇軍是有多自信,沒看到人家的武器裝備比你們一點也不差嗎。

劉君越來越看不懂了,眼珠子差點砸地上,這哪像是你死我活的兩國大戰,這簡直是兩個學生在約點打群架“小死孩子,聽說你挺牛掰啊!”

:“靠,你誰啊?裝什麼大佬。”

“還挺橫,有種放學別走。”

:“不走就不走。”

“學校後門,隨便你叫人。”

:“誰不去誰是孫子。”

放學後,兩票人在學校後門相遇,然後、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因為兩邊有人相互認識,隨便聊了兩句就去喝酒了,根本就沒打起來。

劉君現在有種錯覺,彷彿就等幾個認識的人出來說和,然後數萬大軍就約著一起瀟灑去了。

這特麼畫風不對啊!哪有這樣打仗的?簡直聞所未聞、見所未見,開戰爭之先河、創世界之首例。

等到天竺部隊集結完畢,兩軍既沒有惺惺作態的相互寒暄,也沒有旗語、手勢之類的交流。

啪!

也不知道從哪響起的槍聲,兩軍各有一隊步兵方陣脫離大部隊快速前進。在前進的過程中,蘇軍步兵變換隊形、成箭頭狀開始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