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陰陽生生(第1/3頁)
章節報錯
得到柳籍首肯,千嶺巖開始修習《陰陽生生決》。
柳籍傳了千嶺巖氣決全本,卻不加指點,全讓千嶺巖自學。千嶺岩心想:“天底下,也就您這師傅日子過得最自在了。”
千嶺巖研習氣決半日,竟然一無所獲。因為《陰陽生生決》涉及太廣,深奧淵博,千嶺巖氣決在手,心裡的感覺卻是“老虎啃天,無從下口”。
千嶺巖沒有辦法,只得向師傅請教。
柳籍道:“徒兒莫急。陰陽之道,衍生萬物,玄奧晦澀。你一時難以理解,那是在情理之中。你要記住,修習《陰陽生生決》,眼界需放在大處,手卻要放在小處。等你找到突破口,心裡把握全域性,從小處著手,蠶食桑葉,方得氣決精要。你可懂了?”
千嶺巖道:“徒兒似懂非懂。”
柳籍無語,心道:“不就是沒懂嘛。還跟我假斯文,說什麼似懂非懂。”
千嶺巖說道:“師傅,您老人家可有什麼比較明確的指點嗎?”
柳籍道:“修習《陰陽生生決》,生陰陽之氣,可是陰陽為虛,陰陽須得轉化,才能成為實氣。比如說,你是火炎之心,若將陰陽之氣轉化為火之氣,必是大大有益。”
千嶺巖問道:“不知師傅陰陽之氣轉化成什麼氣了。”
柳籍道:“活之氣。”
千嶺巖從未聽說過活之氣,覺得新鮮,問道:“師傅,徒兒才疏學淺,這活之氣,我倒從未聽說過。”
柳籍臉上頗帶自豪之意,說道:“據我所知,普天之下這活之氣就我一人擁有。作用大致和回之氣相似。”
這回之氣千嶺巖倒是知道。回之氣是一種用來治療傷勢的氣,多是從軍醫師使用,用來治療士兵。
柳籍道:“不過,活之氣和回之氣同是醫療所用,但卻有所差異。咱們打個比喻,人的肺腑經脈好比爐灶。人受了傷或者得了病害,導致爐灶之中火勢過旺或者式微,回之氣則可以壓制旺火或者撩起微火,使人體重新恢複正常的工作。可若是爐灶之中火已熄滅,若是火勢過旺,溢位爐灶,回之氣便束手無策了。”
千嶺巖突然驚呼一聲,柳籍笑罵道:“大呼小叫幹什麼?”
千嶺巖道:“難不成活之氣可以在爐灶熄火或者失控時,重歸於常?”
柳籍笑道:“你小子倒是聰明。”
千嶺巖大喜,道:“那豈不是不管多麼重的傷都可以救活了?”
柳籍道:“剛誇你聰明,就犯蠢。首先,傷勢越重,耗費的活之氣越多,傷勢過重,氣是支援不起的。另外,一個爐灶的熄滅或是失控,會引起連鎖反應,所以搶救及時很關鍵。正所謂病入膏肓,若是病情拖得太久,神仙也覺得棘手,更何況我們這些凡夫俗子。”
被師傅潑了冷水,千嶺巖卻是熱情不減,道:“那麼理論上是可行的嘍!”
柳籍無奈,只得點點頭。
千嶺巖道:“那師傅,你教我用活之氣吧。”
千嶺巖的想法是,先保護好自己,打起人來才更肆無忌憚啊。
柳籍心想:“我這徒兒也太愛動手,他要是自己感悟《陰陽生生決》,說不定生出什麼厲害的用來傷人的氣。不妨我就教他這活之氣,讓他滋養仁德之心,免得動手傷人。”
師徒二人想法截然不同,竟然生成了這樣一個願學一個願教的場面,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柳籍學的是醫道,而非武道,這也是為什麼他不是爍三平對手的原因。柳籍習武,只不過是為了強身健體罷了。
柳籍不光交了千嶺巖活之氣,還教千嶺巖醫術。柳籍耗費半生寫下兩部醫書,一部名為《妙手》,一部名為《回春》。《妙手》介紹的是如何用藥,以及一些外科手術的手法。《回春》則介紹如何運用活之氣自救和救人。
千嶺巖對學醫沒什麼興趣,就只學了半部《回春》,學的也只是其中如何用來自救、快速回複傷勢的部分。
柳籍看出千嶺巖對學醫興趣不大,也不強求,任由千嶺巖自己折騰。
這一日,千嶺巖在屋子裡煉氣,聽到大門響動,看來是來了客人。
千嶺巖稍作調息,出門迎客。千嶺巖出了屋門,見到來人驚喜不已。來者二人,分別是千嶺巖二姥爺楊木通和碧靈姥娘。
“姥爺,碧靈奶奶,你們怎麼來了?”他鄉遇故知,千嶺巖自然欣喜。
“好外孫。”楊木通道,“是柳籍在我家裡留了信,我最近才回家,這就急忙趕來了。”
千嶺巖道:“你家在柳家鎮麼?我聽你的話來了柳家鎮,柳家鎮的人說,可沒你這戶人家。”
楊木通道:“你看你這孩子,怎麼這麼死心眼兒?我說的是我老家住柳家鎮,現在我住在柳家鎮旁邊的鎮子上。”
千嶺巖滿臉黑線,他對自己這不靠譜的姥爺真是無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