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佈局(第1/2頁)
章節報錯
雖然對打擾自己與妃子親熱的侍官很不滿,但周寒畢竟識得輕重。
文武殿與十年前相比,除了更寬更廣以外,再不是原本的跪坐似的了,而是如同影視劇裡的那樣,帝座在一個六階梯高度的位置,有三個口上下,左右各一個,正面一個。
周寒進入文武殿時,周國丞相諸葛司與太尉卓遠,已經等候多時了。
自周寒打下向國,並宣佈周國休養生息後,歐陽豐就自請辭退下太尉之職了,但歐陽豐退位之後,周寒卻不知該讓何人任太尉之職。
太尉之職,對於周寒而言,原本是為了讓歐陽豐離開大將軍之位,讓軍隊的力量收回王室所有才設立的,而卓遠雖然不是什麼帥才,但也是沉穩之人,從周寒繼位以來,就多次跟隨周寒經歷戰爭的經驗豐富的將軍,將他放在太尉一職上,讓周寒覺得有些屈才了。
在卓遠被周寒任命為太尉後,青龍軍由魯厚言接任主將,行左將軍一職,駐紮延蘇城,防禦西面大燕皇國和北面草原人。
“吾皇萬歲。”在周寒坐上帝座後,諸葛司和卓遠一同向周寒行禮,自周寒登基稱帝后,也取消了跪拜制,行躬行禮。
“免禮,楚國有什麼事,居然要你們兩人一同前來?”周寒問道,不是他看不起楚國,雖然楚國的戰車很強悍,但如今的周國也有,而且比楚國更多,再加上除了戰車以外,楚國再沒有什麼可以在周國面前露臉的地方了,晉升帝國後的周國,又是修養生息,發展飛速,根本不是至今仍沒有晉升的楚國可以比擬的,不誇張的說,現在周國前後左右,任一一方軍隊,都可以將楚國打得落花流水。
周寒不想動楚國的原因就在於,楚國已經不被他看在眼裡了,而且周國休養生息了這麼多年,減少了周邊國家的注意,降低了自己的存在感,而如果周國時隔十年再發動戰爭,就會如同在滾燙的熱油裡滴入一滴冷水一樣爆炸開來的。
如今周國正處平原中心,且這十年裡越發龐大,一旦動起來,就會讓周邊的國家緊張,甚至聯合起來。
“陛下。”諸葛司與卓遠相視一眼,然後上前一步說道:“楚國卻有動靜,但只是楚國與合眾國結盟罷了,有要事的,是卓太尉。”
“楚國與合眾國結盟了?這倒是一件不小的事。”周寒嘴裡說著事情不小,但神色卻十分輕鬆。
合眾國,最初是那個嬛國提出的,是由八個不想被吞併,想保持獨立的小國聯合起來的,當聽到這個名字時,周寒就知道‘合眾國’這個想法,是那個嬛國國君提出來的了,因為據他所知道的判斷,那八個小國中,只有嬛國的國君是穿越者。
雖然楚國與合眾國結盟了,但周寒仍然不擔心,楚國本就極弱於周國,而合眾國,不是周寒看不起他們,八個小國雖然聯合在一起,但他們聯合起來的力量,還不如當初只有嬛、方、舒三國時呢,八個小國,時常因為一些小事情而互相扯後腿,到現在都沒有分崩離析,才是讓周寒詫異的事情。
合眾國力量極弱,相互間又多有摩擦,如果有一個有力量的外國進攻,這個合眾國瞬間就會崩塌,這些年裡,多虧了周國休養生息,吳國與齊國交戰,讓合眾國能夠幸運的存活下來。
“那你來搗什麼亂?”周寒不滿的瞪了諸葛司一眼,這樣的小事,還不足以讓他離開與妃子的火熱親熱。
諸葛司卻沒有說什麼,而是向周寒示意了一下卓遠,對於皇帝的瞪視,他早已習慣,知道自家老闆不過是不爽而已,到不會給自己穿小鞋,而且他也確實有重要的事要說,只是皇帝先問的楚國之事,自己才先說明的。
卓遠上前一步,向周寒微微躬身以示尊敬,然後從懷中掏出一份書信來呈上。
易忠來到卓遠面前,接過那書信轉交給周寒。
等看到皇帝接過書信後,卓遠才說道:“陛下,左將軍昨日送急信來,言稱截獲了一封自燕國送予楚國的書信。”他示意周寒手中的那份書信,就是截獲的那封書信。
在周寒看那書信時,卓遠繼續說道:“陛下,根據書信中所說,燕國要與楚國結盟。”
周寒看著書信中所寫的內容,神情嚴肅,但也只是嚴肅而已,兩個國家同盟也不是什麼大事。
看到皇帝一時沒有醒悟,諸葛司出聲說道:“陛下,您忘了向國和虢國的事情了嗎?”
周寒聽到這兩個國家的名字,記憶逐漸甦醒過來:“英雄會?”
英雄會,這是一個威脅周國已久的組織,雖然在周國,對英雄會的打擊從來沒有停止過,但至今也沒有抓到英雄會的真正主幹,大多都是旁支而已,而說到向國與虢國的事情,那就唯有向國和虢國因為英雄會而結盟進攻周國這件事了,這樣的事情,周寒想忘都忘不了,不如說,他至今仍十分好奇,是什麼原因讓向龐背棄與周國的結盟,與虢國合作坑周國的。
“這會一樣嗎?”周寒疑惑,雖然燕國十多年前,的確被那英雄會的人說服與向國停戰了,但今日與以前不同,周國如今可是超級大國,而燕國即便和楚國結盟,哦,還有那合眾國一同結盟,也無法與當年相比,根本無法威脅到周國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