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寒不是第一次打下國家了。

因此對於如何處置一個新打下的國家,輕車熟路。

向國的周邊,除了燕國外,就只有明面上還沒歸附的岐山城,和北面那一望無際的大草原。

在向國被攻打下來以後,岐山城的城守朱子尾,再次親自來到延蘇城,向周寒表達歸附。

這一次,周寒沒有再拒絕,正是接納了岐山城,讓岐山城成為周國一城。

而草原方面,曾經向周寒進獻禮物示好的那個草原部落,也再次送禮物來延蘇城,向周寒表達他們的恭賀。

周寒讓人帶著那個草原部落的使者,到各軍中轉了一圈,炫耀了一下週軍的陣容。

這也讓那草原使者心領神會,他知道,周國向他展示軍隊,就是為了表示,如果草原人想要與周國為敵,周國是絕對不會退讓的,而以周國的軍力,廣闊的草原中,沒有一個草原部落能與周國相抗衡。

除了鎮住草原以外,周寒也派人去向燕國請求結盟了。

燕國與周國並沒有敵對,也沒有什麼利益衝突,雖然原向國的領地上,有許多礦藏,哪怕產量不高,也比周國的其它地方要好得多了,至少周國的礦石儲藏要緩和了不少,但仍然無法與在山嶽地區的燕國等國家相比。

周寒想與燕國結盟,一是為了表示周國不會主動進攻燕國,也是為了向燕國獲取更多的礦石,畢竟在山嶽中的燕國等國最不缺的就是礦石,而因為山嶽中能夠種植的地方很少,因此十分缺乏糧食,而周國最不缺的,就是糧食了。

而且周國連年征戰,雖然每次都打勝了,周國的領土擴大了許多倍,但周國的百姓,軍隊,都已經疲憊不堪,主要是精神上的。

王都中,已經開始湧現出了反戰的聲音。

周寒雖然不在意那聲音,卻也知道修養生息的好處,更加上,周國需要時間沉澱,來升級為皇朝,以免被齊國落下。

對於周國的結盟,燕國毫不猶豫的就接下了,燕國與向國軍力相當,國力也相當,連向國都被打下了,燕國不認為他們能夠抵禦如今氣勢正盛的周國,更加上如今燕國正與黃、越兩國開戰,如果再加入一個強悍至極的周國,那燕國除了與向國一樣亡國,就再無其它路了。

至於將來背棄盟約,有向國的例子在前,周寒不相信燕國敢做出來,而且因為向國的例子,周寒也不敢再完全相信盟約的效力了,他會留下足以守護這片地方的軍隊的。

周寒一直坐鎮延蘇城中。

自打下向國的次年,在上京城派遣的文官來到延蘇城四城,將四個城的管理接管之後。

在燕國的盟約書遞交回周寒手中之後,在草原人數個大部落表示不會侵入周國,至少表面上如此之後。

夏中,周寒率領大軍,回上京了。

在離開前,周寒將白虎軍和長箭軍留在了延蘇城,提防燕國等山嶽國家,和草原中的草原人。

七月初七,秋收前,周寒回到了上京。

望著上京城的城門,周寒恍如隔世。

出征別國,勝利歸來,他已經不是第一次這麼做了,而且以往出征的時間要比這次更久,雖然向國非常大,但周寒這次出征成功的速度,卻比以往快了不少,主要還是得益於周軍的軍力比以往更強,更多。

這一次回來,城門處,擠滿了人。

有諸葛司等周國重臣,也有上京城的平民百姓,世家貴族,都在迎接周寒的歸來。

周寒獨自騎在一匹馬上,在禁衛軍的護衛下,來到城門前。

“王上辛苦,臣等祝賀王上打下向國。”諸葛司帶領一干周國重臣,來到周寒馬前,向周寒行禮,並齊聲祝賀。

圍觀人聽到祝賀聲,都歡呼了起來。

一陣官詞之後,周寒騎馬進入城門,在禁衛軍的保護下,回到了久違的王宮。

王宮中,程紫柔也帶著眾妃子,與周寒的子女們,迎接著周寒。

看到她們,周寒突然莫名感動起來。

看到她們,周寒就想起了延蘇城王宮的景象,他心中堅定,絕不讓自己的王宮裡,出現延蘇城的那種景象,他要讓自己的妃子們過上快樂的一輩子,要讓自己的子女們成長起來,成為自己的助力。

回到王宮的周寒,推掉了一切政務,享受著生活。

但好景不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