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光祿勳與虎符(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雪下了十一日才消停。
周國丞相諸葛司,與周國太尉歐陽豐,也依國君的命令,向南面的大齊國,派遣了探子細作,雖然大齊國的行動很倉促,但正如諸葛司所說的,升成皇朝的國家,是非常引人注目的,而這些注目,基本全是敵視的目光。
在大齊國的訊息傳出去後,除了周國以外,還不知道會有多少國家向大齊國派遣探子細作探查。
而周國王宮中,周寒也讓瑞木萌向大齊國派遣了她手下的探子,現在看到瑞木萌就讓他心中癢癢,猜測那大齊國是否得到了那個白痴神給予的第一個升成皇朝的獎勵,而這,本應是他周國的才是。
“審佳覲見王上。”新年之後,豐穗城長史審佳從宛城
“免禮,起來吧,這次辛苦你了。”周寒微笑著右手虛抬,讓審佳起身。
宛城救援中,是審佳率領甘軍前來的。
審佳的軍事能力並不出眾,但在豐穗城時,對甘軍也非常熟悉,再加上巖山軍的協助,才讓甘軍沒有大『亂』,也好在甘軍的進攻,並不需要什麼太高的領導才能,只要下令出擊和撤退就行了,讓審佳輕鬆了許多。
本來審佳作為率領甘軍救援宛城的大功臣,應該早就來向周寒拜見的,但早前因為周寒不在上京,他就沒有前來,之後等周寒回上京後,他又因為甘軍和那些被俘虜的向軍人數的原因,無法來上京,即便是去年的秋收大宴,也無法參加。
而在周寒下令,將甘軍放回安思城,將那些向人輜重隊的百姓,驅趕到方舒兩國後,審佳才終於能夠脫身。
當身上的責任一減,他立馬前來向國君覲見周寒。
“能為王上效忠,是臣的榮幸,王上重託,臣不敢有一絲怠惰。”審佳臉『色』鄭重,心中卻很激動,不僅是因為能再次見到國君,最重要的是,能被國君委託統領那兩萬甘軍救援宛城,這是說明國君對自己的信任,能被國君信任而委以重任,是任何一個臣子所向往的。
如果周寒知道審佳所想的,他一定會尷尬不已,說實話,原本週寒是想讓豐穗城的城守荀季來作為指揮,率領巖山軍和甘軍解救宛城的,畢竟荀季的大局觀比較強,且他也和周寒一起經歷過進攻蔡國的戰爭,對軍隊的指揮非常有經驗,但荀季卻以自己需要坐鎮豐穗城為由,讓審佳代替他,還特地寫信告訴周寒,審佳指揮足以解救宛城。
“審長史,寡人即刻任命你為太中大夫。”周寒隨即對審佳下達新的任命。
審佳聽到國君對自己的任命,並沒有立刻下拜叩謝,而是詢問道:“王上,臣久離王都,不知這太中大夫,是何官職,請王上為臣解『惑』。”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能夠勝任這個官職,這個官職的職級高低到不重要,重要的是被任命為這個官職後,如果他因為不能勝任而出了錯,很明顯會讓國君對自己失望的,他知道國君的『性』子在許多時候都非常和藹可親,因此大著膽子首先詢問這官職的要求。
周寒笑道:“太中大夫,是光祿勳轄下的職位。”他向審佳解釋了光祿勳的由來,和光祿勳的作用。
光祿勳,是周寒在這次大改革中新建立的職位。
原本光祿勳是主管王宮警衛的職位,但周寒在釋出時,將這個職位的職能進行了大幅度的修改。
現在周國的光祿勳一職,主要是集中起周寒的智囊班子,也是讓周寒看重的候補官員的集中地。
原本被周寒看重的人,都被周寒任命為書記官,但有了光祿勳一職後,書記官的只能更為純粹,不再是周寒的智囊團,而變成了為周寒書寫抄錄的官職。
光祿勳中,也分為文武兩種官職,而太中大夫,就是光祿勳中文官的一種,主要是為周寒出謀劃策的。
遠在銀山城的方有德,也在這次改革中,被任命為了太中大夫。
雖然審佳在這次解救宛城中,表現極好,但他本來就並非軍事刑人才,更擅長出謀劃策和遊說,因此,周寒就想著讓審佳進入光祿勳中,發揮他擅長的事情。
審佳聽著周寒的解說,心中活動起來,根據國君所說,這太中大夫比起豐穗城的長史職級還要低一層,但他卻非常心動,因為這光祿勳一職,就如同以前的書記官一樣,是在國君身邊為國君直接效力的,能經常在國君面前『露』臉,這就比起豐穗城的長史,要好太多了,而只要能在國君面前『露』臉,那功勞自然也會有很多機會提升,升官也不過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當即,審佳就向周寒叩謝:“臣謝王上重任,臣必將為王上赴湯蹈火。”
審佳接任,周寒就讓一名禁衛軍侍衛,帶審佳去光祿勳的辦公署。
既然是正式的官,且還是為國君培養人才的場所,因此自然有著辦公的地點,而且因為是要隨時為國君出謀劃策的職位,因此那光祿勳署離王宮很近,以便周寒隨時可以招來。
光祿勳署中,不止有審佳和方有德,還有許多人才,這次宛城被圍攻和進攻虢國,雖然周國的傷亡前所未有的大,但也湧現了很多人才出來,文武皆有,有些是周寒親眼見到,並提拔上來的,有些是透過下屬官員推薦的,就連前丞相程道仲都舉薦過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