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大改革(第1/2頁)
章節報錯
外表壯觀的大鼎被用牛車拉回了王宮,一路引來無數人的圍觀,許多人是第一次見到這樣大的鼎,這樣的事情,足以成為他們這個冬季的談資了。
時間過得很快,在經過又一次的秋收之後,雖然並不是大豐收,但正常的收穫季的糧食產量,已經遠超周國百姓的日常消耗了,多餘的糧食除了一部分被送入周國各城的糧倉之外,其餘的部分,被送到了松花城和銀山城,以補充那邊的糧食缺乏。
因為松花城與銀山城雖然開墾了不少的土地,但因為正處於改建之中,百姓對糧食的消耗極大,而且周寒還需要讓銀山城和松花城多拿些糧食出來,給那些銀山城和松花城的百姓補充,以讓他們對周國產生歸屬感,也能讓更多的人,活過今年的冬季。
百姓是最容易叛變的,除非死忠,否則百姓們效忠的,既是能讓他們吃飽穿暖的人,畢竟保暖思,只有滿足了最基本的要求之後,才能讓他們有機會去思考更多的東西。
這也是周寒所要做的,而如今的周國,已經逐漸產生了這樣的氛圍,特別是上京城。
作為周國的王都,上京城中的百姓在周寒時不時的福利下,大多都已經有了基本的家底,即便一年沒有收入,也不會餓死,而即便沒有錢,只要勤勞一些,到城中各署衙找活幹,也能得到一份填飽肚子的食物,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上京城百姓,將他們已到年紀的孩子送入私塾或是請來老師,教導他們識字學文,畢竟在上京中,想要更好的未來,就必須做官,而要做官,就必須識字學文。
在私塾中,一旦表現優異,就會被送往城東的書院,現在的書院,已經建造得越來越大,城東門處的城牆,都因為書院的這幾年擴建,而向東面的詭林擴充套件了數次,幾乎要貼著詭林了。
能進入書院,對於普通學生來說,是一件極為榮耀的事,在書院中,有數不清的家世顯赫的權貴子弟,其中最顯赫的一人,既是國君的大公子,周天佑,周寒在思來想去中,將周天佑送入了書院中學習,反正以周天佑的身份,書院中的人必然不敢怠慢,絕對會非常認真的教導的,至於道德和部分知識,就由周寒親自教導,身為穿越者,他有著這個世界中,許多人都無法比擬的眼界,因此在一些知識上,他覺得由自己親自教導更好。
好在現在即將入冬,事情也比較少了,讓周寒清閒下了許多,讓他可以對周天佑細心教導。
秋收之後,自然就是秋收節了,這次的秋收節,一如既往的熱鬧,遠離戰爭,且作為周國王都的上京城裡,每年都能多出許多走商來,而因為上京城百姓的日益富裕,常有走商運送來各種稀奇古怪的東西,來上京城中售賣。
安定且法律嚴苛的城,是商人們最喜歡的,因為這代表著有錢人更多,他們的東西能夠更容易的賣出去,也代表著有著嚴苛法律的管理,他們不會在城中遭遇太多的偷搶,這在這個世界,是十分稀有的事情。
因為『亂』戰的原因,許多城都非常混『亂』,官匪勾結,那是十分常見的事情,而能夠遠離戰『亂』,安定平和的城,一般都是那些大國強國,這樣的國家實在是太少了。
熱鬧的秋收節之後,就是周國例行的秋收大宴了,如今這個大宴,已經成為了一個讓所有人嚮往的宴會,能參加這個宴會的人的身份有高有低,但最讓人嚮往的一點就是,這能參加這個大宴的人,不論身份高低,必然會是國君知道的人,是能在國君眼前能晃兩下的人,光是能在國君面前晃一下,就會讓很多人榮幸一輩子了,而參加一個大宴,就能讓國君記住,這對很多不得志的人,是種極為奢侈的享受,畢竟能被國君記住,那自己的未來,就已經毫無疑問的走向人生巔峰去了。
一些有錢的富豪試圖用一半家財,換取一次參加大宴的機會,但沒有任何人與他們交換,畢竟能夠參加這種大宴的人,必然能夠榮耀全家一輩子,雖然富豪的半數家財十分誘人,但與一家人一生的榮耀相比,還稍微遜『色』了一些,這畢竟不是一個可以以錢來物化任何東西的世界。
而且周寒也不允許任何人用大宴的機會來換取錢財,畢竟這大宴,是他感謝那些為周國做出了極大貢獻的人的機會,他不希望那些毫無貢獻的人混入其中,如果是上輩子,周寒會十分理解這些富豪的想法,但現在,他才是這個周國的主人,如果用錢來衡量,那在整個周國,甚至在這個世界中,又有誰的財產能比得上他這個周國的國君呢?
文武殿中,周寒看著被擴建了不止一次,卻仍然無法將所有人都容納下的文武殿,心中十分高興,能參加大宴的人,大多都是一年裡做得十分優秀的人,那些匠人村長,則是做出極為重要的貢獻的人,這樣的人多起來,也是周國繁榮的一種表現。
而隨著這樣的人多起來,周國的發展速度,也將越來越快,畢竟周國並不是只靠他一個人,就能達到如今這樣的規模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因為歐陽武的原因,這次大宴中,歐陽豐是這麼多年以來,第一次被缺席。
大宴後的第三日,周寒在文武殿中,召開了一場會議,這次會議的中心,就是徹底改革周國官職。
在出徵虢國之前,周寒先進行了三公的改制,和軍隊的大部分軍制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