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廚藝大賽(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個月的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六月初十,正是廚藝大賽的日子。
在這個日子裡,上京城擠滿了人,如果說大比試時,上京城裡不過是略微有些擁擠,那廚藝大賽之日,上京城裡,就如同沙丁魚罐頭一樣,摩肩接踵的,讓人幾乎都要連呼吸的地方都沒有了。
上京王宮正門前的廣場上,被重新定製了一個寬闊的土臺子,土臺子高約五尺,土臺子上,有著十二座灶臺,可以允許廚師在上面做菜。
在十二座灶臺的北面五丈遠的地方,有三個石椅,每個石椅前都有一張寬大的桌子,三張石椅中,在正中間的那一張石椅,要比左右兩張石椅更高一些。
“當,當,當。”銅鑼被敲響了三聲,代表著廚藝大賽即將開始了。
在銅鑼響起後,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靜靜的望著那三張空無一人的石椅。
沒有讓觀眾們等待多久,王宮的正門就被開啟,周國的國君周寒,帶著一行人,來到了土臺之上。
周寒一屁股坐在了正中間的那張石椅上,這也代表了他將是這次廚藝大賽的一名裁判。
在周寒坐下後,四名身材高大壯碩的禁衛軍士兵,單手提著一塊半人高的盾牌,站在了周寒石椅的左右兩邊。
因為曾被偷襲過,且那偷襲周寒的小巧弓弩,還沒有被查到來源,而偷襲周寒的人,除了知道是英雄會的人以外,再沒有找到過英雄會的一些重要人物了。
所以這次周寒親自作為廚藝大賽的裁判,可以說是非常危險的一次行為了。
當聽說國君要以身犯險之時,程道仲、歐陽豐,以及程紫柔等人,都不斷勸說著周寒,想要讓他打消以身犯險的行為,但無奈的是在,這一次,周寒不管任何人的勸說,仍然要當此裁判。
那四名禁衛軍士兵都是在眾多士兵中,精挑細選的,在他們手中,那塊半人高的盾牌,如同紙一樣輕巧,只要他們發現不對,就能迅速持盾擋在周寒面前,四人本來就身材魁梧,加上那面盾牌,足以將周寒圍得嚴嚴實實,讓任何人都無法傷害到周寒。
在周寒坐下後,他的左右兩邊那兩張石椅,也被人佔據了。
在周寒右手邊的,是上京城內,具有名嘴之稱的曾元培,這曾元培是個上京城中的傳奇人物,不過是負面的。
曾元培的祖父曾是周國的高官,在他祖父在世時,為曾家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他的父親也曾是司徒署的名記,也曾一度有機會再升任司徒的,但不幸的是,他的父親因為重病,英年早逝。
在曾元培的父親去世後,曾元培突然看破世間,不再求官問學,反而貪以美食,他並非是那種非美食不吃的人,否則早就餓死了,不如說,平日裡,曾元培一直粗茶淡飯,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只有粗茶淡飯,才能襯托出美食的美味。
如果只是這樣也就罷了,但曾元培對美食,有著異樣的追求,只要是為了美食,他可以一擲千金,但他又沒有什麼判別的眼力,因此,常有商人,以低廉的食物,冒充稀有的美食食材,賣給曾元培。
不過幾年的時間,曾家的家財,就被曾元培耗得所剩無幾了。
可不得不說的是,雖然曾元培沒有什麼眼力,但他的舌頭,卻十分神奇,據說只要是他吃過一次的菜,就可以分辨出是什麼食材來,食材烹飪的水準如何,都能一清二楚。
因此,周寒以一金一天的代價,僱傭他來作為這次廚藝大賽的裁判之一。
而周寒的左手邊,則是顧子瞻。
身為周國顧問,兼學院院長的顧子瞻,這兩年裡越發悠閒了。
顧子瞻因為當了學院院長,自然就不可能像以前一樣,教導幼童了。
閒來無事的他,除了看看書外,就是研究廚藝,特別是當顧清清被周寒迎娶之後,他就更是沒有了後顧之憂。
顧子瞻如今在周國的名聲,也是非常大了,而且他平日都非常公正,且對美食也相當有研究,所以讓他來當裁判,也能讓眾人心服口服。
在三人坐定後,易忠也走上了土臺,他站在土臺的邊緣部分,大聲向臺下的眾人喊道:“今日,是廚藝大賽。”他回身指了指那些灶臺:“諸位請看,那有十二張灶臺,如有人自認廚藝了得的,可以上灶臺來做菜,調料食材,均有你等自備,烹飪的方式,也自由選擇,你們做出的菜,將由兩位裁判......”他指向顧子瞻和曾元培道:“判斷,兩人都判斷合格的人,則算透過。”他舉起右手食指晃了晃:“如果一名裁判判斷合格,一名裁判判斷不合格,那將由我周國最偉大的國君,親自品嚐評判。”
易忠說由周寒來做最終評判之時,沒有人反對,或是有什麼異議。
畢竟,周國如今成為美食大國,就是從周寒繼位以來開始的,且周寒繼位以來,不僅釋出了許多新的烹飪方式,還給了他們比試的機會,誰會有異議呢?
更何況,這裡是周國,誰又敢向周寒提出異議。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此時廣場四周,那些武裝齊備的禁衛軍和輔軍可不是吃素的,敢向周國的國君提異議,那絕對是活膩了的。
易忠繼續說道:“今日透過者,將可以參與明日的比試,在明日的比試中獲勝者,可以參與後日的比試,直到最終的一人勝出。”他停頓了一下,笑了起來:“最終勝利者,將獲得國君的獎勵,獎品是十金,以及一個與國君共進晚餐的機會,而第二第三名,也將獲得五金和一金的獎勵,還望各位廚人們踴躍參加。”
隨著易忠公佈獎勵,整個廣場上的所有人都沸騰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