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想要改革官吏制度。”周寒說出了讓眾人為之震驚的話。

周國的官制,或者說這個世界的原始國家官制,早在上皇時代崩潰後,就陷入了混『亂』,官制中,許多官位,是上皇時代遺留下來的,再加上這兩百多年裡,逐漸因為需要而誕生的官職,貼合了國家各方面的運營。

這樣的制度,並非不好,畢竟執行了兩百多年沒什麼大錯,可以說是十分貼合了,然而,在這兩百多年裡,大多國家都是一城之地,如今眾多穿越者的到來,讓這個世界逐漸發生了許多的變化,最簡單的就是因為穿越者們的思想,而讓國家不斷出現變革,而原本十分貼合國家的官制,因為國家變革而出現扭曲,出現各種不應有的漏洞。

這也是元國的國君在穿越不久後,就將元國的制度變革,以元朝的皇制來施行,而向國,從那位向國使者柳原的資料中,周寒就發現了他的官職與這個世界中,原有國家官職的不同,知道了向國也早已完成了制度的轉變。

周國本應早些進行制度轉變的,在打下元國後,知道了元國的轉變後,周寒就有了想法了,但因為一直以來的忙碌,且國土範圍並不算太大,因此,他懶病一發作,就沒有提出來。

在看到向國柳原的資料後,他那改革的想法,再次在腦中冒了出來。

周國的國家範圍已經越來越大了。

不算上還沒有被收入的安思城,周國已經有了四城之地,暫時來說,是周寒所知道的所有國家中,國家範圍最大的一個國家了。

而相比起其他穿越者的國家,周國卻仍然沿用了一城之地時的官制,這樣的官制,已經不符合周國的發展,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已經開始拖後腿了。

因為管理的範圍擴大,不得不增加大量額外的編制,而且因為事情多,人員的選擇上,也沒有過多的審查,造成了別國細作探子混進了官吏裡面,好在暫時沒有什麼嚴重的事情發生,但真等到細作探子進行破壞的時候,就晚了。

震驚了一會,程道仲想到一個多月前,那個被抓獲的探子,雖然是探子,但口風並沒有太緊,也可能是因為在周國已經有了家室的關係,很輕易就得到了他是蔡國探子的訊息,但除了他以外,還有許多探子仍然沒有抓到,還混在官吏之中。

程道仲點點頭,十分理解周寒的決定,但改革官制,是個大事,因此問道:“王上所想,老臣萬分贊同,不過改革官制是件極大之事,是否需要召集重臣一同探討?”

諸葛司在一旁附和。

裴顯正和顧子瞻也震驚不已周寒的決定,他們畢竟平日大多時候,並沒有參合進政事裡來,對於周國的官吏制度臃腫混『亂』,雖然有點了解,但沒有更多的深入。

顧子瞻還好,他本身是周寒任命的顧問,也算是正經的官職了,而且之前是元國的吏部尚書,對於政事也有自己的看法,但裴顯正就非常猶豫要不要告辭離開了。

裴顯正雖然是周寒的老師,但在周寒穿越來之前,就被周寒的前身給解職了,而因為周寒的疏忽,以及他自己的不在意,一直以來,周寒都沒有給他恢復過官職,平日裡,裴顯正在周寒面前自稱臣時,不過是習慣而已,且周寒也時常尊稱他為老師,讓他自覺還沒有變化,但今日周寒所說的,是一件將震動周國上下的事情,沒有官職的他參合進來,未來勢必會讓許多人以此來打擊的。

而且,雖然是國君的老師,但裴顯正自以為是文人,不參合進官場裡,現在國君當著自己的面提出來,明顯是讓自己參合進去,如果是以前,他一定毫不猶豫的提出告辭,可經過這幾年的經歷,讓他知道國君的智慧非常深,且行事穩重,既然讓他聽,就會有用得到他的地方,所以非常的猶豫。

看著面『色』猶豫的裴顯正,周寒說道:“此事當然需要眾臣共同探討,但今日只是討論,諸位都是我周國大智大賢之人,今日就是要用到諸位的智慧,而且,寡人會將教育一併加入制度之中,所以也需要請老師說說自己的想法。”

聽到教育二字,裴顯正就知道自己走不了了,他嘆了口氣,放棄了告辭離開的打算。

只讓面前四人聽自己的想法,不止是因為這只是討論,周寒還有一個意思,如今的周國中,主要的官員,如苗有為、高常庚等人,雖然身為周國的重臣,但他們能力實在是有限,全都是能力值在六十以上,但無一能力在七十的人,在周國還有一城之地時,他們尚且能夠有餘的處理政事,但在周國不斷的擴大中,他們已經開始非常吃力了,為此不得不擴大手下官吏的編制,這也是周國官吏臃腫的一個主要原因。

因此,周寒這一次的討論,還想詢問幾人,有沒有辦法可以將他們換下來,畢竟這些人都是重臣,家族在周國縱橫交錯,貿然將他們換下來會引起極大的混『亂』,甚至因此反叛都不是沒有可能的,而且將他們換下來,換誰上去,也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畢竟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哪怕是能力值再好的人,送到那個位置上,卻不能發揮其能力的人,也是有很多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