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農民畫相較阿婆歌曲,幸運很多,當年,據說是維州領導採風的時候,不經意地發現了,這畫的價值所在,特意讓北津大力發展。

北津縣於是集全縣之力,創辦了農民畫工作室。

這也是楊立新他們幾個即將前往的地方。

農民畫工作室裡聚集著幾乎所有北津農民畫的創作者,這些都可謂是本土藝術家了。

工作室的位置其實挺好的,都在縣中心。而且都是在路邊,周圍都是重要商圈,如果不計較外立面的話,那放在十幾年前妥妥的商業旺地。

這農民畫的特點,樸實、簡潔。用色大膽,呈現出來的效果相當好。

而且創作主題鮮明,基本都是圍繞著農民的生活點滴,也有部分展現的是農民新時代,讓人觸動的就是那些細節都非常還原。

雖然看起來不太像,可接受了畫風以後,卻感覺挺不錯呢。

不過,這種風格要想年輕人買,可能有點難度。

畢竟就算怎麼與時俱進,這還是帶著點傳統的味道,要是特意往新時代靠攏,那就會失去原有的感覺。

當然,這已經不是楊立新他們所需要考慮的東西了。

現在楊立新他們需要解決的是直播的事宜。

由於直播時間被安排在下午,因此,楊立新等人,中午有充足的時間準備,甚至還可以在北津縣城閒逛。

這次不知道為何,張軍並沒有給丁墨跟隨,包括他自己也都沒來。

此次在北津的,只有楊立新、朱婷婷、楊若筠和鄭露絲四人。

人數不多的情況下,這還要連續轉換三個地方,這實在有些折騰。

“露絲,咱們下午才直播,你打算去哪裡逛啊?”朱婷婷問。

也許是年齡不同,以及角色不同,對於生活的體會和理解都不相同。

鄭露絲已經是兩個娃的媽,所以,她對於“玩”、“逛”,第一反應反倒是“累”。

她只說:“我估計最多到隔壁菜市場看看有沒些便宜的菜帶點回去吧。”平淡,樸實的一句話,折射出人不同階段的感受。

“那大楊呢?你怎樣?”

而楊立新跟鄭露絲是同齡人,自然也知道,她的心思,他也不想逛,一來,北津是維州著名旅遊勝地,楊立新以前就是導遊,有啥景區、景點沒看過?二來,這北津距離維州也不遠,要真的冒出新東西,他也早見識過了。

因此,他也覺得挺無奈的,畢竟人家旅遊是放鬆心情,他卻感受不到那些精彩和驚喜。

因此,楊立新也只是說:“我只想在這附近休息一下。”

朱婷婷見楊立新不去,那就跟楊若筠出去了。

大家走後,楊立新就開始在這附近的花池邊坐下,正值中午下班的時間,不像市區,中午下班,只是吃飯的一個時間段,對於北津的人來說,這可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時間。

路上都是回家的人流,大家心存信念,就是要回家吃飯。

沒想到,這城市習慣的轉變,被堅持下來的北津人,給指正了。

原來下班不回家並不是什麼時尚,而是一種摧殘人性的無奈!

下班不回家的人,各有各的苦衷,因為離家遠、因為時間短、因為工作任務重…

認真想一下,其實這些所謂的原因不都是老闆給的嗎?這擠掉的時間又能產生多少收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