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們的談話當中,楊立新聽出來了,原來這三人居然都是老鄉,而且,校長和陶月居然是股東!

這麼一來,楊立新就明白了,原來,這家新成立的新媒體公司,說白了,也就只有他和兩位設計師是員工,其餘的人都是股東,而三位老師以及前臺的銷售,則是烘焙中心的員工。

如此兒戲地組成了這所謂的“決策層”!

領導一大堆,小弟就那幾個,讓楊立新不禁懷疑,這個公司,真的能繼續走下去嗎?

不管怎樣,楊立新也總算是把ppt交上去了。就這麼到了第二天,楊立新逐漸感覺公司的氛圍有些變樣了。

羅廣軍開始讓陶月找銷售了,也就是說他也開始急了。

畢竟,一個新媒體平臺的打造,不能完全靠文案的,必須要多崗位協同合作。

楊立新中午路過烘焙培訓中心的前臺,銷售叫住了他:“喂!聽說你們要招銷售對嗎?”

楊立新點了點頭說:“對呀,你怎麼知道那麼快?”

只見她眼珠一轉,立即說:“先不說了,現在人多,下班我們再談。”

楊立新就奇了怪了,明明是你叫住我說完聊的,現在又是你說不聊,這是要鬧哪樣?

也沒事,招就招唄,跟自己也不衝突的。多點銷售進來,產品才銷的出去呢。

加了幾天的無薪班,今天總算輕鬆了很多,沒有事幹的楊立新反倒覺得有些無聊。

他看著旁邊撤走了的汽車站,心中若有所思,他印象中,以前這裡還是挺旺的,沒想到,汽車站撤走幾年後,這裡居然迅速地沒落了。

這一想也很正常,畢竟汽車站是自帶流量的,而周邊的商圈也都是圍繞著汽車站打造,它一撤走,也就連帶讓圍繞著汽車站的商店被迫遷移,而那些跟風的小店因為這裡人氣不足也就生存不下去了。

這也就充分說明了什麼叫樹倒猴散。

當然凡事都有兩面,你這邊有不好的地方,也會有好的地方。

汽車站撤走後,這裡的治安明顯比以前好多了。

大家也都可以放心地在這附近走動。

想到年,楊立新剛來的時候,他的朋友還千叮萬囑地讓他下了車之後立即走,不要回頭。

雖說楊立新也沒有見到真的有危險,但既然朋友都這麼說,那肯定有他的道理的。

現在這種狀態,沒準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就像他現在一樣,雖然進入了一家小公司,也不見得有什麼前途可言。

但至少,他現在算是找到了一份工作。

楊立新在這幾年悟出了一個很透徹的道理,就是沒有金剛鑽,千萬別“果辭”。

即便你的領導再無能,你的上司多噁心,都千萬別胡亂離職。

很經常,大家都覺得是自己給企業帶來貢獻,而忽視了平臺給自己的帶來的東西。事實上,一旦你離開了平臺,就會發現,自己啥也不是,所謂的人脈、資源、關係,從你離開的那一刻開始就斷了。沒有工作,也就沒有了收入,每晚都會失眠。

到那時,你才會發現,自己在那小公司拿的那丁點錢,有多香。原來受委屈和捱罵都是工作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