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遠博給他們一人配一頂草帽,自己則手拿著手電筒,並給了楊立新另外一個。

他興奮地說道:“我之前聽村民說,現在是螃蟹上岸的時間,我們趁著夜色去抓一把新鮮的螃蟹,早上做螃蟹粥吃!”說著提著桶、拿起鏟子就出發了,麥遠博的表情,彷彿回到了他童年的那快樂時光。

對比麥遠博的那種興奮,幾個年輕人的表現卻是很抗拒的,畢竟大家都很晚才睡,又天都沒亮就被叫醒,那自然是很疲憊的。

張軍拿起三個桶分別派發給楊立新、朱婷婷和範小軒,他自己則提著另外一個桶。

“你們一人提一個桶、拿好鏟子出發!”

三位女生一人提著一個桶,就出發了,這場景,真讓楊立新回憶起小學到大馬路勞動的場景。

臨走前,楊立新看了廚房有鹽,他隨手拿起了一瓶,放入兜裡。

眾人上車,不一會兒,就來到了海邊。

一望無際的大海,海浪輕輕的拍打著海岸,唱著有節律的悅耳聲音,雪白的浪花像是調皮的小孩,在海面上追逐嬉戲。水珠在海面上如同可愛的小精靈一般,上下飛躍。

雖然天還沒有亮,但很多早起的漁民已經開始作業。

忙碌的人們總是趕在朝陽到來前,踏著碼頭那海腥味的清香,唱著那歡快的漁歌,穿梭在碼頭與滿載而歸的漁船之間。

漁家燈火璀璨,點亮了一片大海,帆檣如雲,鱗次櫛比,好一派寫實的漁家生活寫照!

此刻,麥遠博興奮地說道:“越冬期,螃蟹會成群上岸,我們就趁著這個空檔去抓。”他用手電筒照射一片蟹,那些螃蟹連忙躲開光線。

“有很多!”看著這滿滿的一片蟹海,張軍也開始有些激動。

“咱們開始行動吧!”麥遠博說道。

兩人都提起水桶,奔向了大海,臉上都泛著那喜悅之情。主要是貼近自然的那種心情的放鬆能令人愉悅吧。

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漁民就是靠著這片大海,世世代代的在海邊生存、繁衍,海,對於海島、海岸居民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甚至會祭拜媽祖,保有漁民的平安。

另外一邊年輕組,因為被迫早起,大家都很疲憊,因此都集中在海灘上尋寶撿漏。

單單沙灘表面,就有很多被擱淺貝殼甲殼類海洋生物,如貓眼螺,蛤蜊,扇貝,海葵等,順著海岸線尋找很容易找到。

“我第一次來維州的海邊,不過,我男朋友帶我去北方的海邊,那裡有很多海灘蟶子,肚臍螺嘿嘿。”範小軒說道。

一談到她男朋友的事蹟,就說個不停,反倒她自己的事,卻不怎麼詳說。

楊立新見朱婷婷一直默不吭聲,於是就問她:“婷婷,你家鄉在內陸,平時應該比較少有這個機會吧?”

朱婷婷點了點頭,說道:“是啊,我們小時候,都在山裡長大的,因此,吃山貨比較多。”

楊立新笑著說:“別說你,其實我也是第一次這麼趕海的,雖然我們是海邊城市,可真正的市區卻實在內陸,平時雖說沒少吃海鮮,可真正直面的,還真的第一次而已。”

“大家過來看,這有幾個洞洞,在冒泡!”王敏姿驚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