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鄉村旅遊角度講,鄉村的誘惑力就在於城鄉環境的不同特質。如果農村出現園林化、模式化、城市化景觀,城裡人還會去嗎?”

楊立新越發覺得梁文鑫的擔心是存在的,如果一味的讓城市擴張,或者說讓農村直接變成了城市,那失去的不僅僅是耕地和熟悉的瓜果蔬菜,還有很多很多人們想都沒想過的東西。

對於這點其實楊立新和薛聚武都很有感觸,楊立新小時候曾在外婆家生活過,那裡就曾經是一個郊外。

而薛聚武跟著家人來維州的那年,也是入住在城鄉結合部。

他們二人都對於城市發展很有感觸,兒時的記憶中的場景,隨著城市發展和變遷紛紛消失,人情味,也越來越稀疏,淡薄。

過去的人,即便是隔壁村的都能數得出,而如今進了小區,把家門一關,你都不知道隔壁住的是人是鬼。

親情也淡化了,聚會只能找節日做藉口,可即便來了,也各種理由要走,這凳子都沒坐熱呢,就說要去下一家了。

有的更是為了應付老人,將禮物流程化了,往門口一放,敲一下門,就當來過,管你有沒人在家,只是為了應付完成任務走個過場而已。

城市給了人們帶來生活便利,給人一個舒適的居住環境,以及實現夢想的可能。可卻同時帶走了人情味、鄉土氣息、質樸無華…

看著清水河流淌著的河水,那在河邊悠閒地喝著水的黃牛。

還有那沒有人為干預,生長茂盛的青青草地。

看到這裡,楊立新忍不住發出感嘆:“我衷心希望,農村的改變不是靠徵地賠款,而是真真正正地走出一條屬於農村人自己的發展道路!”

目前,國內的農民追求價效比,建房一般都是自己設計,沒有設計師,沒有建築圖,追求實用就行。而外國農民追求品質,建房時尊重設計師的設計理念,建成房子的顏值差距絕不是一點半點。

但畢竟國情不同,生活水平也不同,總不能復刻別人,必須要走出一條適合國人的路子。

可惜的是至今依然沒有誰真的能將這個方式探索出來,所以,沒有任何參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也就成為鄉村振興的一大難題了。

只不過,目前楊立新還沒走到那一步,他只是負責找到一處符合梁文鑫標準的那個地方就行了。

儘管,只是他覺得清水河合適,這也要清水河確實有此處才行,而且找到後,也要符合梁文鑫的構想。

這其實是一個陷阱,看似簡單,實則很難,他也不奢望一天能找到,只是想嘗試著去找找是否有這樣子的人間樂土。

之所以會選擇清水河也是出於這個原因,因為清水河是維真區最後一片未開發的土地。

這裡沒有過多的人造景觀,沒有工業區分部,只有少數的村莊院落分佈。

人工干預的元素可謂是少之又少,找一處適合養老的地方還是有機會的。

然而,連續問過幾個村民,他們表示村子很普通,根本沒有楊立新他們說的那些。

這就讓楊立新和薛聚武很是懊惱,總不能千里迢迢的到來,空手而歸吧?

楊立新很不甘心,他說:“我不相信我們這麼背!連個避世的地方也找不著。”

薛聚武安慰道:“是啊,其實就跟咱們做旅遊的一樣,景點美不美,全靠導遊一張嘴,很大程度上,大家習以為常的地方,經過包裝和推廣,就會成為別人的香餑餑,寶藏聖地,他們一直生活在這裡,思維肯定會受到限制的呀!”

楊立新點了點頭,我環視周圍綠水青山,抬頭望向遠處,他指了指前方的森林說道:“到那邊去看一下!”

喜歡圓夢新媒體請大家收藏:()圓夢新媒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