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社群發揮了作用(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一輪公眾號猛推,加朋友圈海報熱推之後,安尼斯城的門票銷售不是很理想。
究竟問題出在哪兒呢?是門票本身價格太高?還是營銷的方式不對?
楊立新對著電腦,在研究如何去推廣主題樂園時,右下角忽然閃爍著羅佩儀的頭像。
可是開啟後,卻什麼話都沒說,只是讓他過去對面辦公室。
楊立新覺得有些奇怪,有什麼話不能再微信上說的?非得要見面聊的?
帶著好奇和疑惑,楊立新又過了隔壁的辦公室。
“什麼事啊?小羅。”
來到了羅佩儀的跟前,她指了指群裡的一位非常活躍的使用者,問:“這個網友是我們的人嗎?”
楊立新一看這頭像,根本就不認識的,也不像是安尼斯城方的人,於是說:“這應該只是名網友而已,應該算是忠粉吧。”
羅佩儀口中所說的這位使用者,居然在不停的幫忙推宣傳呢。
看著這群裡有網友幫助宣傳,楊立新眼眶溼潤,感慨萬千!
終於有使用者主動幫他推廣了,不容易啊!幫助宣傳推廣,這也沒有什麼利益的,人家也不會在你這裡獲得什麼,但人家還是熱心腸的幫助到公司了。
他當即決定,讓公司所有人都去聲援他。至少不他感到孤單,這群還有人與她並肩作戰的。
為了恰飯,沒想到楊立新也有冒充水軍的一天。
不過,回想起當初那些網際網路大佬創業,也在和使用者陪聊,這點委屈又算的了什麼呢?
只要達成銷售,這都不是什麼大問題,只要銷售那邊把投入賺回來即可,在想通後,楊立新整個人的心也闊達了。
要達成銷售首要目的是讓使用者關注,如何讓使用者關注呢?那就是使用者粘性的培養。
而讓使用者有粘性,首先得讓使用者有利可圖,沒有人會和利益過不去的,只要讓自己手上的資源稍作變換後,就可以讓使用者感覺到他在薅羊毛,而實際上,並非如此,只不過是利用了炒作的方式罷了。
當然,這當中也不止是感性使用者,也有很大部分理性使用者,還是十分謹慎的,他們不一定是不相信你這個品牌,反倒是他們太過於重視了,也就導致了他們消費起來過於保守。
而為了消除使用者的那種警惕心理,楊立新還讓羅佩儀弄了一個長期洗腦的機制,就是一些原本免費的產品,變成需要條件達成才可以獲得的。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避免免費是坑,便宜沒好貨的固有印象,讓使用者認為,你是做任務才獲得的,是有付出的。
在論壇早已沒落的年代,社群就接替了論壇成為使用者粘性最高的渠道之一了。
只要社群足夠話題性、娛樂性和利他性,那麼這個群就不會冷到哪裡去。
那位使用者帶領下,讓楊立新的這個群,收穫了十幾個粉絲,有了這位網友的先例,楊立新感覺這社群推廣,也是有跡可循了。
不過,平時活躍群氣氛,靠羅佩儀還是太累了。
這社群還不單止要聊天,還要製造話題,有時還要控制黑粉。
而平時看似和諧的群,也不見得就和平了。
平時沒有聊天還好,但一旦雙方各執一詞之後,兩個網友就很容易撕起來。
一旦兩個網友同時吵起來,這一吵,就是吵了大半天。你還不能踢他們當中的一位,只能私底下加他,又挨個的去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