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入口後,分兩條路走,一條通往最高峰,另外一條通往那天楊立新和王敏姿墮崖的地方。

這裡設定一個大的噴水池,後面則安放遊客服務中心。

這裡就是供遊客休息、諮詢的地方。

第三部分:墮崖的那邊初步構思做親子樂園

其實墮崖那邊,要分兩部分,山上,還是可以挖掘一下良田村的傳說故事,比如書生的故事。山下則是小孩子的親子樂園,遊樂場地。

第四部分:最高峰那裡預計會種上花朵,做成花海。

但考慮到這裡地勢先要,鮮花無法覆蓋太高,山上還得要加設一些涼亭和登山步道。

第五部分:泥橋前面的一處瓜果園

瓜果園還是維持原樣,倒是可以集中培育一到三種水果,可以打包銷售。

第六部分:則是他們寓所周圍

寓所周圍可以修建特產街。

第七部分:水庫的北部陸地

張軍的意思是要弄一個房車營地。

文字部分的難點來了,就是這七部分的命名。

這項艱鉅的工作,自然就交給楊立新負責了。

楊立新想,入口這裡並沒有什麼景點,就算有廣場,和停車場,將來發揮的地方並不多,倒不如還是叫入口廣場吧。

最高峰那裡就叫望洋峰,因為視野寬闊,還能看見大海。

而他們墮崖的那個位置,乾脆就叫田峰。因為周圍三條村子都是以田命名,田峰這名字也很合理。

這裡主打書生愛情故事,而山下則直接建設親子樂園。

寓所到泥橋那段路建設特產街,而泥橋就更名為迎賓橋,取迎接賓客之意。

花海和瓜果園都無需命名,難點就在水庫北部的陸地,之前張軍一直說要搞個房車營地。可楊立新跟麥遠博出去看完入口後,直接可以打消這個念頭了。

但是這裡寬闊的淺灘,確實可以利用起來,比如做個放風箏、燒烤、還有帳篷營地什麼的,其實也還行。

文案這塊的工作暫時也就告一段落了,剩下就是開始分配誰編寫哪一張了。

反而壓力到了設計部這邊了。

因為王敏姿全稱都是需要手繪,因此,她負責主要的畫圖。

而一些地形圖則由擅長統籌的薛聚武負責,而細分景點方以及後期上色,則由楊正新負責。

或許因為長期在外工作了,其實,楊立新有些不想上班,他的心早就飛走了。

而且編寫這本旅遊規劃書,要做的瑣碎工作實在太多,查資料編寫故事,還有前後的邏輯性、嚴謹性,方方面面都需要照顧到,這些東西都十分枯燥乏味。

喜歡圓夢新媒體請大家收藏:()圓夢新媒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