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來到了工廠車間,戴上了口罩和頭罩、鞋套就進了裡面。

楊立新第一眼就被牆上的一張紙吸引住了,上面寫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做滿一年,或評選到優秀員工者,父母免費吃一餐。

做滿三年,每年三千教育補貼。

做滿五年,享有公司分紅。

這工廠是全自動生產,因此,每條生產線所需要的人並不多。

聽梁主管介紹,這據說是全省首家做火鍋從配料,到渠道銷售,再到門店系統化的工廠。

當然,說這些對於兩人來說作用不大,因為說多了他們也聽不懂。還如不給他們送點火鍋料,回去打個火鍋呢。

轉了一大輪,他們總算見到了火龍鍋的老闆楊勇,還有就是另外兩個不知名的同伴。

楊勇見二人來了連忙讓下屬招呼。

這名員工梳著大背頭,襯衫西服,一臉微笑,嘴裡不停地招呼他們喝茶。

事後,他們兩人都戲稱他為“喝茶哥”。

楊勇見面寒暄幾句後,楊立新就開始引導他述說一下創業的經歷。

原來,年輕時期的楊勇,滿腦子就是想著賺錢,先是省吃簡用存了2000元,又找親戚朋友借點,準備了一臺當時流行的撲克機來創業,結果機器沒有買到就被人賣了,錢也騙走了。接著,他又企圖透過汽油高賣賺差價,也以失敗告終。

“28歲的時候,我做電焊工人,後面覺得日子枯燥就辭職了,在路邊擺了四張桌子,賣起了麻辣燙,兩年後,我還認識了我如今的老婆,接著就和兩個朋友,也就是你們看到的這兩位,一起合夥開了間火鍋店,就是火龍鍋的前身。”

楊勇說著,嘆了一口氣:“哎,這一晃,就過了二十年咯。名氣是傳出去了,但工廠總歸只是一間普通的生產廠,人們對這個品牌的瞭解,最開始,還是從那個個性化的服務開始的。”

火龍鍋以服務態度聞名,這點楊可馨就知道了,畢竟這種網紅店,她打卡不少。而楊立新雖說沒有去過,但也都略有聽聞。

其實火鍋店,根本賺不到什麼錢的。客單價基本上低於90元,因為火鍋店沒廚師,用的材料也不貴,成本本就不高,但這間店卻做到這種規模。完全是依仗其獨特的服務方式,火鍋料外送、甚至連鍋都送,排隊的時候,還會請你喝果汁。

吃的時候,節目也層出不窮,變臉、魔術、脫口秀,送你手機防護套,以防被火鍋湯濺射,為失戀的顧客都埋單,送單身的人士一杯優格。員工永遠保持微笑,各種細節拉滿。這種籠絡人心的方法,試問哪個顧客不為此而埋單?

然而,楊勇卻苦惱:“也許是事業上的瓶頸期吧,我們始終無法突破銷售額。你們有沒有什麼良方?”

“商業這方面,我不太懂。但據我所知,維州人的嘴很刁鑽,南方人又不喜歡吃辣,追求新鮮,那些雪藏的牛肉基本提不起興趣。“楊立新有話直說。

但這句話,卻讓三人陷入沉思。

隨後,楊勇又和楊立新聊起來,不知不覺就已經天黑了,他還送了兩人一人一盒火鍋套裝。

離去時,兩人還被大夥兒簇擁護送,這讓兩人實在有些不好意思。

楊立新甚至覺得手中的這盒套裝變得沉甸甸的。

楊勇三人送到辦公樓樓下就停住了腳步,並交代梁主管繼續,於是梁主管一直送到門口,還問楊立新他們的車呢?

楊立新不敢說他們要搭公交,只好說,聽到前面路邊。

兩人一出門就快步往前走,生怕梁主管跟者出來。

“哎,羞死了,還被問車在哪裡說。”楊可馨笑道,“不過呢,拿了人家火鍋套裝,今晚可以大火鍋咯。嘻嘻。”

“哎呀,這火鍋我寧願不要,往後肯定還有很多需求了。”楊立新搖了搖頭。

兩人聊著聊著,忽然發現,怎麼走那麼遠都不見有馬路,都是鄉間小道。

原來,這附近沒有公交站!

喜歡圓夢新媒體請大家收藏:()圓夢新媒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