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節(第2/4頁)
章節報錯
君亦熟練地將昭雲攬在臂彎裡問:“這樣好嗎?”
昭雲在他懷裡點頭。
君亦一笑,“睡吧。”
56
昭雲很快便入睡,君亦卻失眠了。從前的事他不敢細想,隨便想一想都覺得是昭雲受了莫大的委屈,可昭雲竟然從未提起過。
君亦有些懊悔地想,是不敢講嗎?你又是什麼時候開始怕我的呢?
昭雲最初到君亦府裡的時候,一點也不怯生生,很大膽地把君亦當作他的、把王府當作他家。連君亦不讓旁人進的書房他都敢隨意闖。
為這件事,張寧心驚膽戰了好幾個月,總擔心王爺要罵人,那他是勸還是不勸?
不過那時候他們感情好,君亦根本不在乎這點小事,甚至從沒告訴昭雲書房不能隨便進。只是後來知曉了昭雲的來歷,這點小事便不再是小事了。
君亦對昭雲的態度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比如他依舊會時常吩咐廚房做點昭雲愛吃的,但是不會具體到要怎樣的菜色了;再比如他不會再讓昭雲幫他研墨了、要添茶時也會吩咐伺候的婢女而不是昭雲。這些變化太小了,甚至君亦自己都沒有發現。可昭雲寄人籬下慣了,心思細膩、對這些最是敏感,他很快就察覺到君亦的態度變得不同,但又不知道自己哪裡做錯了,漸漸就變得小心翼翼、不敢再大膽了。
可昭雲的變化在君亦眼裡卻又變了味道。昭雲原先生動活潑,可後來卻將姿態越放越低,像是個唯恐被主人厭棄的男寵。
君亦對昭雲的改變冷眼旁觀,他的某些舉動甚至是在鼓勵這樣的改變,長此以往昭雲的性子日漸沉悶,這自然不是君亦喜歡的,對他也就更不體貼了。
小美人剛來府裡那段日子,君亦對他好得過分,他很想看看昭雲會是什麼反應。等他明白過來自己在期待什麼又覺得自己可笑極了,尤其是發現昭雲根本就不在乎的時候——他抱著小美人在趙雲面前經過,昭雲也只是眼睜睜地看著,什麼也不做——可當時的昭雲,哪裡敢呢。
君亦那時還覺得委屈,他要的是昭雲,不是一個只用來玩弄的男寵。他還想,他都不在乎昭雲的身份了,為何他與昭雲還會是這樣的結果?
那隻能因為是昭雲不愛他了。
因此,太子開口要昭雲的時候,他竟然真的將人送回去了。那時候他是真的想放手了,放過昭雲,也放過他自己。
他曾經是想同昭雲好好過一生的,但昭雲卻在他府裡日漸消沉,既然如此那就不過了吧。
雖然是有這樣的念頭,但真正放手還是不容易的,於是他親自去別院問昭雲。
當初他將昭雲安置在別院的緣由,一來是希望昭雲能好好養傷,二來是那時京城時局不穩,在別院能遠離是非——那時候大皇子曾經試圖發起政變,鬧了好些天才消停——正是昭雲在別院時發現有重兵把守的那幾天。
君亦以為昭雲是明白的,因此並沒有多解釋,也因此昭雲再一次主動提出要回京城時惹怒了他——京城不僅有他,還有太子。
太子甚至在宮宴上還問過,為何不帶昭雲一起來?
君亦生氣極了但仍是不死心,又問了昭雲一次,是不是真要回京城?昭雲自然是想回王府的,君亦卻以為他是想回京城見太子。
後來漸漸冷靜下來也知道或許是他想岔了,但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他仍是將昭雲送走了。懊悔什麼的都是後來的事,當時他還嘴硬,說是昭雲自己想去跟太子。
君亦從前只曉得自己委屈,想著是他不計前嫌,不計較昭雲其實是太子的人。他這麼想其實根本沒有道理——即便在心裡說一萬次不在意,但只要沒說出口那就是在意的,他連一個解釋的機會都不給昭雲,卻蠻不講理地把自己放到了受害者的位置上,一邊故作大度、一邊卻還要猜忌,至於武斷地認為昭雲不愛他、不情願跟他更是天方夜譚。
他看出昭雲不開心——整日唯唯諾諾、小心翼翼的,總歸看起來不會是高高興興的,這其中的原因可以有很多,但他卻全部都將之歸結於昭雲心繫太子這個猜測,最終成了他的心結,又因為這個無端的猜測將昭雲推開。
心結解開,君亦才意識到他做錯了什麼,又錯過了什麼。
昭雲在他懷裡睡著,君亦下意識將懷裡的人摟得更緊了些,極其輕地吻了吻他,心裡竟還覺得有一些緊張。
君亦在心裡嘆自己自作自受,真是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57
昭雲又是早早地就醒了,但是又不捨得起床,就在君亦懷裡縮著,一會貼著君亦心口聽一聽他的心跳,一會又看著君亦的臉,想著要不要偷偷親一下。
可他不敢,就只能用指尖輕輕一碰君亦的嘴唇,怕君亦發現還閉了閉眼睛,然後又把指尖貼在自己唇上,他緊張極了,用手捂住了心口。
君亦其實早就發現昭雲在他懷裡動來動去地撒歡,但他一直假裝不知道,這會終於忍不了了,猛地翻身把昭雲壓在身下,在昭雲羞憤的眼神中問:“你剛才的動作,如果我沒理解錯的話,是想偷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