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反擊(第1/2頁)
章節報錯
秦墨將自己最近遇到的事情都跟於躍說了一遍,表面看起來很平靜,可實際上去不是,他在朝堂上的幾個提議,都有人跳出來反對,而那些反對的人,都曾經是廢太子王彥的幕僚。
廢太子王彥曾經在太子的位子上待的時間可比現在的秦墨要長得多,那時候很多人都覺得他就是北齊國未來的皇帝了,而那時的秦墨還被皇帝雪藏在民間呢,所以若是說起在朝堂上經營的底蘊,秦墨是遠不如王彥的。
最近幾次朝堂上那些人的舉動已經說明了問題,他們又重新開始支援王彥了。
想要讓王彥重回太子之位,那就必須全方位打擊現在的太子秦墨,遏制他在朝堂上的威望,實際上這幾次無論秦墨提出了什麼樣的提議,那些人都會反對的。
“太子殿下,你將那幾個人的履歷和住處告訴我,我需要查一查他們。”在於躍看來,那幾個人冒出來反對秦墨,也不一定全是壞事,如果他能查到這幾個人身上的問題,到最後不僅能讓秦墨扳回一局,而且還能除掉這些潛在的敵人。
秦墨很認真地聽於躍交代,然後才點了點頭道:“這些人的履歷和住址其實我已經知道了,本來我是想去查的,只可惜我身邊有這種本事的人不多。”
秦墨的頭腦其實並不笨,早在被那些人反對的時候,他就覺得有問題,想要去調查,只可惜那些人都不是善茬子,如果出了差錯對他就更不利了,所以才遲遲沒有動手,現在於躍來了,他相信於躍有這個本事。
於躍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太子殿下已經有了這些人的履歷和住址,那就將他們交個我把,朝廷中的官員哪個又沒有點問題了,只要查出來一點,就可以被無限放大。”
於躍雖然不在朝堂,但是這幾年來卻都在與朝堂打交道,所以朝堂上那些勾當,他見得也不少了。像天黎國的朝堂,不能說沒有為官清廉、兩袖清風之人,但是這樣的人實在是太少了,整個天黎國朝堂也不回超過兩巴掌。可天黎國可是有上千個大小官員的,所以兩袖清風的官員不是沒有,只是出現的機率太低了。
朝廷上的官多分為幾種,一種是幹事兒的臣子,有點小問題皇帝也會故意視而不見;第二種是奸佞之臣,這樣的人其實也不多,他們最大的特點就是拉幫結夥,在朝堂上叫作結黨營私;第三種是庸臣,沒多大的本事,也沒什麼野心,有點貪心但是膽子卻小;第四中是貪官,最大的特點就是貪,誰的錢都想拿,誰的錢都敢拿;第五種是清官,他們自認是兩袖清風,也確實不貪贓枉法,但是也沒什麼大本事;最後一種是有本事的清官,能治國理政,是皇帝最好的助手,不過這樣的人大部分都有一個特點,脾氣不太好,所以時長惹皇帝生氣,皇帝想除之而後快,卻又不能動手。
眾多官員之中,有能力的清官是最少的,因為面對誘惑很少有人能把持得住。其他官員的數量應該是差不多的,除了教條式的清官之外,其他幾種官員都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甚至手上還沾了血腥。
於躍不相信與廢太子王彥站在一條船上的人會是兩袖清風而且有能力的臣子,所以他有信心能找到那些人的致命死穴。
秦墨告訴於躍的也不僅僅是朝堂上的事兒,還有他最近的謀劃的幾次針對聖光神殿的行動,也多多少少遇到了一些問題,最嚴重的一次,甚至差點讓聖光神殿給一鍋端了。
對於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於躍只給出了兩個字,那就是“內奸”。
秦墨是個非常謹慎的人,他的每一次謀劃,其實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如果某一次出了問題,那或許是秦墨的失誤,可是如果接連幾次都出現了問題,那局面可就複雜了,極有可能是在秦墨掌控的力量中混進了奸細。
於躍在聽完秦墨的描述之後,很快便有了猜測。
在於躍將自己的猜測說出來之後,秦墨也是頻頻點頭。他也不是傻子,所以對最近發生的事情也做過整理分析,自然也就不難發現此間的問題了,只是他沒有任何證據,說出來的話別時候別人不信,就是他自己都覺得有些迷糊。
不過,於躍在身邊就不同了,他不僅變得更加冷靜了,而且膽氣也變得十足了。
接下來的時間,於躍又與秦墨聊了一些抓內奸的方法。他在天黎國的時候,雖然沒有親自主持過這樣的行動,但是小公主魏荷兒卻親自主持過抓內奸的事件,而且還總會向於躍討論一些方式方法,於躍也就記下來了,今日正好當面告訴了秦墨。
當然,於躍所知曉的也不是全部,不過這已經足夠了,畢竟秦墨現在面對的也不是擅長收集情報的北越國諜報高手。
這次見面,於躍與太子聊得很晚,太子便直接安排於躍和隨行的魏荷兒、方大虎、羅通都住在了太子府中。
反正這太子府足夠大,房間也夠多,再者於躍、魏荷兒、羅通和方大虎也不挑剔,實際上他們更願意住得稍微偏一點,那樣會比較僻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於躍等人在太子府中安頓下來之後,秦墨的心就更安定了,他也可以大刀闊斧對王彥展開反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