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卓玉航的突然到來,今個中午格外熱鬧起來。

兩家人圍了一大桌吃飯, 兩個大男人天南地北地聊天, 女人忙著吃飯照顧孩子們,桌上歡聲笑語, 氣氛極為融洽。

孟旭作為大哥哥, 已經不需要媽媽照顧著吃飯,相反,因為他覺得自己在孩子中是老大,應該照顧弟弟妹妹,所以吃飯時很照顧曉悅,時不時幫她夾喜歡的菜吃。曉晨則由寧馨和邱瑩瑩照顧著。

邱瑩瑩看兒子一副大哥哥的樣子照顧曉悅, 不由說:“我家孟旭挺有哥哥樣兒。”

寧馨笑著說:“既然孟旭想當哥哥,你們再生一個唄。”

邱瑩瑩苦笑一聲說:“我倒是想再給孟旭生個弟弟妹妹, 可惜身子不爭氣,不知還有沒有福氣生個女兒。”

邱瑩瑩下鄉時曾經懷過孕, 不過因為月份淺,恰好趕上農忙時節,在她不知道的情況下流掉了,打那再也沒懷過。

回城之後, 邱瑩瑩又忙著高考,還沒時間看醫生。

疼老婆的孟雲哲聽到妻子的話, 傷感地說:“瑩瑩跟著我受苦了。要是你不跟我一起去鄉下,肯定不受那些罪。”

寧馨看到兩夫妻神情落寞,忍不住說:“你們忘了我是幹什麼的, 等吃完飯我幫瑩瑩姐看看,應該能治好的。”

不過是小産傷了身體,不算太大的毛病。瑩瑩姐又不是沒生過,只要給她調理好身體,生娃應該不是問題。

孟雲哲乍一聽到寧馨說能治好妻子的病很高興,“真的嗎,太好了!那就麻煩弟妹幫瑩瑩看看,能治好最好;治不好也沒事,反正我們已經有了孟旭……”

說實話,孟雲哲只聽兒子說起過,他師傅寧馨懂得很多,家裡經常有人問她拿藥。孟雲哲只知道寧馨從小學中醫,會給人看病,但是並不知道她的醫療水平怎樣。不管寧馨能不能把妻子的病治好,他都非常感激。

大人的話小孩差不上嘴,孟旭認為師傅的醫術很好,肯定能治好媽媽。就算媽媽不給他生弟弟妹妹,不是還有曉悅和曉晨嗎。在孟旭心裡,師傅跟親媽一樣照顧他,他早把曉悅和曉晨當成親弟弟親妹妹一樣。

飯後,寧馨先給邱瑩瑩把脈,脈象虛,氣血不足,沉遲無力。她猜測應該是瑩瑩姐上次小産後沒有保養好身體,導致後來不孕。

這種病症對很多醫生來說不難,只要讓患者喝中藥調理一段時間即可。到寧馨這裡更容易些,因為不用喝苦苦的中藥,只要吃她煉制的藥丸就能好。

寧馨去另一間放中藥的屋子,裝作在抽屜裡拿出一瓶補氣血的藥丸先給了邱瑩瑩。

“瑩瑩姐,你先吃著這種藥丸,這是補氣血的,吃了對你身體好。我再給你製作一種治病的藥,改天你們過來拿就行,吃了我的藥保證你很快就能生娃娃,想給孟旭生幾個弟弟妹妹都行。”

透過這段時間相處,邱瑩瑩瞭解寧馨的性子,知道她若是沒有把握治好自己,絕對不會說這種話。

“寧馨,實在太感謝你了。本來你孟大哥還想給我找個老中醫調理身體,沒想到你就能給我治好。”邱瑩瑩略不好意思地說:“其實考上大學以後,我就沒打算這兩年生孩子,就算再要個,我也是打算畢業之後再要。”

邱瑩瑩主要怕懷孕後耽誤學習。

“瑩瑩姐,你小産後沒養好,身體虛,早點治療對身體好。”

“平時覺不出什麼,不過我可能貧血,有時蹲下時間久了,站起來頭暈得厲害。”

“你確實有貧血癥狀……”寧馨跟邱瑩瑩討論她的病情。

另一邊,孟雲哲看兒子帶著曉悅曉晨玩,處得跟親兄妹一樣,開玩笑說:“孟旭和曉悅差不了幾歲,他們又是師兄妹,處得感情又好,說不定我們以後還能當親家呢。”

卓玉航一聽,繃著臉不高興地說:“我可不是封建家長,以後找物件也得找個她自己喜歡的。再說了,我就這一個女兒,捨不得她早早嫁出去,我還想讓她在家多留兩年。”

有孟雲哲這句玩笑話,其實卓玉航已經在心裡防上孟旭了,如果以後孟旭真對女兒“心懷不軌”,絕不會讓他早早拐走女兒,他還一定得過未來岳父這一關。

對,卓玉航本來就是寵女兒的爸爸,肯定會在女兒找物件時把好關。不過眼下倆孩子還小,這事還不著急。再說孟旭怎麼說都是媳婦的徒弟,他不給誰面子也得給媳婦面子。

所以,孟雲哲在不知不覺中坑了兒子一把。本來孟雲哲也就多嘴這麼一提,並沒有多想,誰知早早給兒子挖了個大坑,讓兒子在未來的成長過程中,時不時收到師父大人投來的“關愛”眼神。

小別勝新婚,卓玉航有段時間沒見媳婦,兩人如膠似漆相處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卓玉航又趕回部隊了。

丈夫走後,寧馨又回到忙碌的學習狀態中去。她白天在學校跟教授學習藥理知識,晚上繼續鑽研空間中的藥書。只是因為內力受限,所以後面有些難丹藥憑她現在的能力根本煉制不出來。

不過,就憑寧馨現在的所學知識,再加上空間中的藥材,她已經能煉製出治療絕症的藥丸。只不過因為她用的是空間中的藥材,無法提供太多救治病人。

所以寧馨現在所做的就是,看能不能用外面的藥材代替空間中的藥材,最好用普通方法也能製作治療絕症的藥丸,哪怕減了藥效也沒關系,只要能治病就行。替換藥方中的藥材,是個複雜的實驗過程,寧馨一時半會兒研究不出來。

好在現在的環境還好,不像後世那樣汙染嚴重,現在醫院裡得各種稀奇古怪病症的病人少一些,留個寧馨的研究時間還有不少年頭。

之後兩年中,在不少教授的幫助下,寧馨提前學完大學所教的知識,並且透過成功透過中藥系和中醫系的所有考試科目,拿到中醫藥大學的雙學位證書。

寧馨因為她的輝煌成績,成了省中醫大學的名人,甚至她的名氣傳到別的大學去,這讓更多在校學生湧起熱情學習的念頭。

中醫大學也招了幾個像寧馨這樣從小學過中醫的、有基礎的學生,他們看到寧馨提前畢業,也想像寧馨一樣提前畢業為社會做貢獻。不過寧馨的學業之路不是他們能複制的,起碼他們沒有寧馨上輩子的行醫經驗,憑他們現在的本事,沒有老師帶上幾年,是沒法單獨行醫的。

寧馨之所以提前畢業,是因為心頭裝了一樁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