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章節報錯
寧馨跟卓玉航回去之後,竟然有外村的老頭來找她看病, 他是聽嫁到本村的閨女回孃家時說的, 說他們村新來了一個年輕的女大夫看病可好了,聽說是祖傳醫術, 從小就跟外公學醫, 也會針灸,效果還很好。她爹的老寒腿一到陰天下雨就疼得厲害,這不她就抽空回孃家說了一聲,讓她爹抽空過來找大夫看看。
寧馨看著老實巴交的大爺吭哧吭哧描述完病情,考慮一下說:“你這老寒腿的病症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治好,診療期長一點, 我這馬上就出門了,沒法天天幫你針灸。這麼著吧, 我先給你拿幾貼自制的膏藥貼著,看看效果如何, 等一週後我肯定能回來,到時候你天天過來,我給你針灸治療。”
大爺吶吶問:“閨女,膏藥多少錢啊?”如果太貴他就不買了, 等大夫回來他再來看病。
因為寧馨給人針灸是免費治療,所以很多人才來找她看病。要是收費的話, 估計有時一天也遇不到一個病人。這年頭老百姓都節省,就算頭疼腦熱都忍著,除非病得厲害才會找大夫。像腿疼腰疼這種病, 又要不了命,忍忍就過去了,不如多攢點錢給兒子娶媳婦,這就是大多數人的想法。
“大爺,收你兩毛錢就行,有些藥是我在山上採的,有部分藥是在城裡買的,有成本,要不我都不收您錢。這膏藥挺管用的,您可以試試,要不您等我回來再來針灸也行,針灸不收您錢。”
寧馨給大爺拿出兩貼膏藥,可以說這膏藥根本不賺錢。衛生室每月的賬目也有會計來查,寧馨把藥賣給外村的人,不可能一分錢不收,要不她就得自己貼上。來找她看病的人不少,如果她都給人貼錢,每月那點工資都不夠貼補別人的。
這位大爺隨著年歲越大,腿疼越來越厲害,要不他就忍著不看了。這不他聽自家閨女說新來的大夫看病好,這才來的。乍一看見寧馨,他有點懷疑寧馨的醫術,不過聽閨女說人家是學的祖傳中醫,說不定有啥秘方管用。
大爺想了想,兩毛錢的膏藥不算多,他少抽些煙葉子就省出來了,萬一膏藥管用呢。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大爺從口袋掏出皺巴巴的兩毛錢遞給寧馨。
寧馨又不是為了賺錢才賣膏藥,她收了錢說:“大爺,您放心,這藥膏要是不管用,您可以隨時回來找我退錢。”
現在寧馨煉藥是用藥爐練的,還加了空間中能用上的藥材,藥效肯定比普通藥材療效好。
有了寧馨的保證,大爺心裡有了底。如果這藥不管用,他肯定回來問問,那時就不會繼續找這個年輕的女大夫看病。當然,如果她說的是真的,他也會多替她宣傳,說她醫術好。
大爺帶著膏藥走了,膏藥藥效到底如何,還得等他用完再說。
寧馨又給幾個過來的病人看了病,告訴他們明天就會去採購藥材,過幾天才會回來。等她回來大家再過來。
第二天公雞剛剛打鳴,天還沒有大亮時,準備好一切的寧馨和卓玉航就出發了 。
他們這次還要繞彎去看寧馨的外公外婆,還要回家,之後還要採購藥材,可以說時間緊任務多,所以兩人很早就出發,爭取早去早回。
而去外公呆的農場,需要他們乘坐汽車過去。農場在一個小縣城,他們中途還要倒車。兩人先坐車到臨近的城市,又轉車去了小縣城。途中卓玉航還眼尖在車站抓了個慣偷,耽誤不少時間。
兩人輾轉到了農場不遠處,先找了個隱蔽安全的地方拿出帶給外公他們的東西,有白麵、肉、點心、紅糖等等,反正只要是他們能買到的好東西,都拿出一些來帶給外公他們。
主要是寧馨從小可以說是在外家長大,她跟外家感情深,覺得送什麼東西孝敬老人都是應該的。那時不管寧馨爸爸在世,還是她爸沒了,舒懷敏一人要忙工作,就照顧不了孩子。
舒懷敏倒是可以讓婆婆幫著帶孩子,但是寧奶奶也幫著老大家帶孩子,照顧起來不是那麼細致,後來舒懷敏就把孩子託孃家照顧。
暑假兩老喜歡聰明伶俐的外孫女和外孫,就一直照顧他們。而寧馨小時候背湯頭歌比較快,舒外公就起了教她醫術的心思。在他心裡,外孫女不是外人,教給孩子多學本事沒什麼不好的。再說他還收外姓的徒弟呢,怎麼不能教給外孫女了。
就這樣,寧馨小時候在外家呆的時間比較多,跟外公外婆感情更好些。現在寧馨想照顧和孝敬外公外婆,還有舅舅,那也是回報當年他們對她的付出。
兩人大包小包到了農場,卓玉航先找到負責人,跟負責人打招呼,才能去見外公他們。
這個農場的場長姓劉,是個比較圓滑能幹的人。即便是那些黑五類分子發配到這裡,劉場長從沒有特意為難過他們。讓那些人幹活上上面的政策,不算是為難人。相對來說,劉場長對這些人的管制略寬松。比如不會老是讓人□□他們,也不會安排比較累的活給他們。
所以,寧馨外公等人沒有受到傷害,在這裡呆得還算舒心。
尤其是寧馨的外公舒嘉年和寧馨的二舅舒懷瑜,因為醫術高超,老是有人找他們看病,有的幹部都慕名而來,所以劉場長看在他們會醫術的份上,也不會為難他們。
這不卓玉航和寧馨找到場部,劉場長痛快地答應了,等下讓小李同志帶他們去找人。
而劉場長看到他們大包小包帶著東西,也沒有藉口扣下東西,而是讓人檢查一下,看了下都是吃的東西,就讓他們帶走。雖然見了東西的人都很眼饞,但是劉場長都不會昧下這些東西,下面的人更沒膽子幹壞事,萬一做得過分捅出來,壞了場裡的風氣和名聲,也夠他們吃一壺。
劉場長是個心思玲瓏的人,他之所以不得罪這下下放人員,就是知道他們以前在各個部門和行業都是能人。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萬一得罪他們,以後人家翻了身,再找自己麻煩怎麼辦。不如做人留一線,日後好見面,說不定哪天那些人就翻身了呢。
不過卓玉航不是沒眼色的人,他主動拿出幾斤臘肉來,說給場裡食堂添道菜。而劉場長這裡,卓玉航揹著人主動塞給他煙和臘肉,說家人麻煩場長照顧了,以後多多費心。
劉場長也稀罕肉,就主動收下了,也答應多照顧他們。他們農場這邊不靠山,都是平整的大片土地,就是想打獵都沒出去,偶爾在場裡看見只野兔,也不一定能抓住。肉基本都是靠每月那點供應,哪夠一家老小吃
小李帶著兩人找到幹活的地方,舒嘉年等人正在地裡蹲著拔草。小李響亮地喊了一嗓子,就把人給喊回來了。
“舒嘉年,你家人來看你了,你們一家先回來見見家人。”
農場很大,舒嘉年離得遠,並沒有看清誰來看他。他聽到喊話還納悶呢,前陣子不是女兒剛來嗎,怎麼又來了?他還以為是舒懷敏過來了。
等舒嘉年、蔣思彤、舒懷瑜過來一看:這不是馨馨嗎,她怎麼來了?還有,旁邊那個年輕的男同志是誰,怎麼跟著一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