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說剛下鄉的知青是沒法馬上回家探親的,就算知青想家, 沒有人給開介紹信, 他們也回不了家。

如果寧馨想回家,得先拿到介紹信。這介紹信是出門買車票的關鍵所在, 沒有介紹信買不了票, 哪裡都去不了。

這不,還是卓玉航去找老支書說明情況,讓老支書給他們開介紹信。

“好小子,還是你有本事,這麼快把最有本事的知青搞定了。寧馨是個有能耐的姑娘,你也是咱們村最有出息小夥兒, 我看你倆挺般配的。行,我這就給你們開介紹信。”老支書說完, 痛快地給寧馨開了介紹信。

不過因為知青暫時不能返城,老支書給寧馨開的介紹信打著採購中草藥材的幌子。反正村衛生室確實缺藥材, 老支書這麼做也不算徇私。就算別的知青有疑問,這邊也有藉口堵上別人的嘴。

介紹信是開好了,但是寧馨卻沒有辦法立馬動身,起碼動身前她得安排好了正在治療中的病人。比如有腿疼需要長期針灸的, 寧馨總不能不說一聲就把病人扔下不管,她得把病人安排好。

等寧馨把病人的診療安排好, 還有一件事需要去辦,就是回家之前去看看一直沒有訊息的堂哥寧傑和堂姐寧雪。

這倆人被安排到鄰鎮上,離寧馨這邊有十幾裡的路程。可能就是因為距離有點遠, 所以寧傑兄妹和寧馨沒有聯絡上。畢竟他們知青到這裡的時候,只帶了行李,卻沒有交通工具。

這年頭腳踏車屬於比較金貴的大件,農村有的人家不多,況且就算有也不捨得往外借。所以寧傑就是想來看看寧馨,都沒有合適的交通工具。如果他靠兩條腿走路,起碼得耽誤兩天的時間,請假都不好請。所以至今三人都沒有聯絡上。

寧傑和寧雪沒有金手指,他們兄妹的日子過得可不如寧馨這樣自在。自打來到農村,就天天幹農活賺工分,整天累得腰痠背疼、灰頭土臉的,除了想早日回城之外,想起寧馨的日子並不多。

只不過三人到底是堂兄妹,寧馨如果回家,一定得去看看寧傑和寧雪,瞭解一下他們的資訊,如果回到家中,親人詢問他們的情況,寧馨也有話回答。如果到時候一問三不知,在別人眼中,那就是寧馨的不是了,人家會覺得她沒人情味,不知道牽掛堂兄妹。

所以,寧馨無論如何都得走一趟。

寧馨這邊好說,她可以讓卓玉航幫忙弄到腳踏車,去看望堂兄妹。

卓家就有腳踏車,這不因為卓玉航在家,他爸卓文華就沒有騎腳踏車去上班,而是選擇去鎮上坐車上班,他把腳踏車留在家中,萬一卓玉航用到,也不用到處去借。

“還是我送你過去。你還記得去大橋村的路嗎?”卓這樣玉航把腳踏車給寧馨推來,問她。

確實,寧馨已經不記得去大橋村的路。這都過去多少年了,她本來就不是本地人,哪裡還記得去大橋村的路。不過寧馨不服輸地說:“鼻子底下不是有嘴嗎,找不到路問問別人就是了。”

“媳婦,你長得漂亮,還是我跟著你去安全點。”

雖然現如今民風純樸,一般出門不會遇到啥糟心事,但是還有萬一呢。單身姑娘出門最好有個伴兒,省得遇到起了壞心的惡人。卓玉航就是覺得自家媳婦年輕貌美,怕她遇到不長眼的二流子。雖然以寧馨目前的本事未必怕二流子,但是遇到那種人也是膈應。如果卓玉航跟在身邊,一般人輕易不敢打壞主意。

“行,你想去就去吧。”寧馨看他打定主意要跟著,便不再拒絕。反正丈夫的傷也好的差不多了,他倆的關系也定下了,不怕別人傳出閑話,寧馨就隨他便。

寧馨去大橋村看堂哥和堂姐,總不能空著手去,她覺得堂哥和堂姐目前最缺的是肉,恰好她空間裡的肉最多,於是就拿出兩塊燻好的臘肉給他們帶過去。就算別人眼饞問起,她可以說這肉是她拿錢跟村民買的。寧傑和寧雪也知道寧馨手頭不缺錢,肯定不會懷疑肉的來源。

兩人商量好後,一起去了大橋村。幸好現在還不熱,卓玉航又修煉有成,就算騎車帶人出去十幾裡,一點問題都沒有。

兩人花了大概兩個多小時的時間,才到了大橋村。雖然卓玉航是本地人,但他常去的地方是本鎮,而鄰鎮,在他是半大小子的時候,偶爾跟著大孩子到這邊來看過電影和樣板戲。因為時間久遠,他只記得去鄰鎮的路,還是邊走邊打聽,才確定大橋村的準確位置。

等他們快到大橋村的時候,已經快到中午了,卓玉航停下腳踏車,“媳婦,咱們進空間吃點東西再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