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時,窗外淅淅瀝瀝地下起了小雨,從窗戶向外望去,整個縣城霧濛濛的一片,一股飽含著草木清香的空氣飄進了房間裡,讓人心曠神怡。

卓峰正琢磨著是不是拍幾張景色照,浴室的門開了。

謝師傅裹著浴巾穿著一次性拖鞋走了出來,一邊走,還一邊颳著鬍子。

“卓峰,你說,咱們這次能不能把那個神童找回來?”謝師傅搭訕著。

他雖然是司機,無權干涉記者採訪,但是八卦八卦最受關注的新聞自然還是可以的。

“不好說,這麼老遠。”卓峰放棄了拍照計劃,把相機一件一件拆下來,遁著記憶放好。

“聽說,很多被拐賣的孩子,都被弄成殘廢,當乞丐去了,這事兒是真的麼?”謝師傅人已經中年,有兒有女,自然頗為關注此事。

“不好說,網上的事兒,大都以訛傳訛,怎麼驚悚怎麼來,不親眼見到,我可不敢相信,”卓峰笑著說道,“一個針尖大的事兒,最後能變成天大的事兒。”

“前幾年非典的時候,都謠傳吃鹽能預防非典,結果家家去超市搶鹽,我媽搶的那些鹽,吃了一年都沒吃完……”

“過了幾年,好像是11年,日本地震,又有人謠傳吃鹽能預防輻射,我媽又去搶了……”

“我說了好幾遍,她都不信。”

想起老媽曾經幹過的那些事兒,卓峰有些無語。

“哈哈……”謝師傅找了塊毛巾,擦著頭髮,笑著說,“都差不多,我當時也搶了好多,家裡吃了半年多。”

“有時候那謠言你還不得不信,都是抓住你的弱點。”

“一袋鹽沒多少錢,萬一頂事呢?對不對?”

那倒是,一袋鹽多少錢,一條命多少錢,孰輕孰重大家自然能分得清。

也就是抓住大家的這些弱點,這些謠言才能愈傳愈烈。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一個成功的謠言,重要的不是它本身有多真實,而是在於它能不能抓住人性。

無論時空如何變幻,人性總是不會變。

“都是利用人們的恐懼和從眾心理,”卓峰說道,“網上的事兒,我看完都要打一個折扣。”

“即使是網路大v,網路著名媒體爆出的事兒,還是讓它們再飛一會兒,搞不好就反轉打臉了。”

“所以,謠傳的那些兒童變成殘疾乞丐,我不能說沒有,我只能說或許有。”

卓峰分析著,分享著自己的辯證思維。

“不錯,就像前一段時間,那個什麼事兒來著,”謝師傅思索著,“對,就是山城公交墜江的事情,一開始都說是女司機高跟鞋逆行,公交司機躲避才掉入江中。”

“結果,後來調了影片才知道,是有人搶奪方向盤。”

這事兒,當時可鬧得沸沸揚揚,還“有圖有真相”,當時不知道網路上多少人謾罵那女子,

卓峰也差點信以為真了。

結果,後來調查組公佈出影片來,事件徹底反轉。。

但,又有什麼關係呢?

吃瓜群眾早就跑去圍觀下一個熱點了,又開始揣測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