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只有一絲可能,但也不能錯過。

魯主任當即就和李警官還有安媽媽通了電話,推測孩子因為學業壓力大,離家出走的可能性。

但得到的反饋依然不妙。

安女士解釋說,孩子每天只學習四個到六個小時,壓力真不大。

奧數是孩子自己選的,他比較喜歡;英語那500本書,都是繪本,口語也是上網課學的;至於語文也是平時看故事書積攢的詞彙。

用她的話來說。

只要家長用心陪著,孩子不是太笨,都能達到這個程度。

但,又有幾個家庭有這種時間和精力,有這種恆心毅力專門來培養孩子呢?

而且,家長覺得壓力不大,就是壓力不大?

雖然安女士矢口否認了孩子因為壓力大離家出走的可能性。

但是來自孩子父親的一個資訊,又重新燃起了大家的新的希望。

據孩子的父親說,由於孩子教育問題,他經常和孩子的媽媽發生爭執。

用比較流行的用語來形容,孩子的媽媽是葷雞,而他爸爸則是素雞。

雞娃理論不一樣。

葷雞,指的是給孩子雞數學、語文、英語,啟蒙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

素雞,指的是給孩子雞足球、籃球、舞蹈、游泳、繪畫等才藝。

難道是因為父母經常吵架,導致了孩子的離家出走?

孩子才6歲,雖然很聰明,但人情世故肯定看不透,更別說理解什麼葷雞、素雞之爭,只會以為父母在無謂地吵鬧。

久而久之,孩子心理肯定會發生一些不為人知的問題,繼而極有可能離家出走。

這是一個新的方向。

滿懷著希望,魯主任和卓峰找到了正在小區西門那邊搜尋的安女士。

安女士擦了擦通紅的雙眼,回憶道:“孩子他爸喜歡素質教育,反對我過早給孩子雞語數外,我覺得他在拖孩子的後腿,為此沒少吵過架,不過都是拌嘴,沒動過手。今天早晨好像還真吵過一次。”

“難道因為我們經常吵架,導致他心理發生了問題?然後離家出走了?”

安女士說著,眼中透出了光,如果是離家出走,孩子找回來的機率就會大上幾分。

但,如果真是因此離家出走,那自己犯的錯真是無可挽回,也不知孩子心理創傷大到了何等地步。

“我,我以後再也不和老公吵了,”安女士眼圈更紅了,“大不了我退步,加一點兒素雞。”

都這個時候了,還素雞、葷雞個沒完,卓峰也是服了。

估摸著這安女士也算得上是雞娃界的楷模了。

孩子的媽媽還有爸爸提供的新情況很是有價值,警方還有親友們都又調整了下新的搜尋方向。

在不排除被拐賣的情況之下,重點搜尋2公里範圍的公園、樹林、賓館、幼兒園、超市等地方。

6歲大的孩子,如果離家出走,跑不了多遠。

卓峰看了下表,已經晚上6點鐘了,梁瘋子已經催了幾次稿子了,自是不能在這裡耗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