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卓峰臉皮就是再厚,心裡也有點受不了了,直翻白眼。

嘀咕著:這兩件事不就是專門說給自己聽的麼,宋編輯您肚量怎能這麼小,不就是忘了報了次題兒,少跑一些社群新聞麼?

心中不痛快,卓峰嘴上就不饒人,說道:“宋編輯,咱們就這麼四個人,給三個版面,這是要每人每天都要出一個版的稿子,也太不現實了,就是把腿都跑斷了,也不可能這麼高產吧?。”

宋方儀也沒好氣,回道:“理論上,咱們是有三個版,但是你們要是不爭氣,只能縮減到兩個版,甚至一個版,再嚴重點就是沒有版,讓出去的版面都得分給時政、社會其他部門。早就對你說,要多跑跑社群新聞,多用點心,結果你來社群之後都幹啥去了?全給社會版組做了嫁衣,要照你這麼個幹法,咱們社群版組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乾脆改名叫社會得了!”

宋編輯一通搶白,既說明了社群版組的現狀,也指出了卓峰的不足,弄得卓峰心裡更不痛快。

想當年兄弟我跑熱線,是何等的逍遙快活,簡直就是上天入地任我馳騁,現如今被扔到社群這裡,真是虎落平陽、龍陷淺灘,想想今後就要天天去小區裡轉悠,跟小區裡面的老頭、老太太們打成一片,他心中更是一陣沮喪。

沮喪過後,卓峰又燃起一股鬥志來,還真不信邪了,老子能在社會那裡打下一片天,就定能在社群這裡闖下一片地來。

那心思,真叫個千迴百轉,忽喜忽憂。

相比卓峰的失落與忐忑,其餘幾位鶯鶯燕燕們則沒有這麼多顧忌,跑啥新聞不是跑,跟誰聊天不是聊,和誰八卦不是八,紛紛交流起經驗來。

朱秀芳經驗豐富,介紹道:“我的方法就是多看、多找、多聊,多去幾個小區逛逛,要善於發現問題,多找那些跳舞的、散步的、曬太陽的老頭老太太聊聊,說不定就能聊出新聞來。”

緊接著,趙思思說道:“咱們可以多關注網上,好多小區的事兒,熱點新聞,都是先發到網上的,一些家裝論壇,同城論壇什麼的。”

話都讓有經驗的記者們說完了,新人陳新語,自是無話可說,只好應道:“對,對,對。”

卓峰聽得無聊,但也懶得搭話,不由自主地就擺弄起手機來,這一擺弄,就發現剛剛開會靜音的時候,有幾個未接,開啟一看,竟是線人張超來電,有情況。

卓峰示意一下,退出會議室,撥通電話,就傳來了張超略顯急促的聲音:“卓記者,有人在證券大廈跳樓了。”

卓峰一聽,有些奇怪,問道:“今天初七,股市開張了?大過年的也跳樓?”

張超回道:“具體不太清楚,我也在往現場趕。”

有點奇怪,但到底跳樓是真的,卓峰心中疑惑,回到了會議室,突地醒悟回來,自己現在是社群的人了,這種跳樓的新聞,應該是社會記者該跑的吧。

卓峰欲言又止,接著略一思索,把球推給了宋方儀,說道:“宋編輯,剛接到個報料,有人跳樓。”

“轉給社會記者去做。”

宋方儀眼睛一橫說道,剛剛會議上強調了社群記者要以社群新聞為重,豈能自打自臉,讓卓峰又去跑社會新聞,給別人做嫁衣?

卓峰訕訕一笑,道:“這個,這個宋編輯,是我的一個線人報的料,職業線人。”

言外之意,就是卓峰想去採訪。

因為,職業線人,賺的是報料費,如果卓峰這次不去,下次甚至這次人家就換成其他記者來合作,如果這次其他記者去,那下次人家說不準就直接換人來報料了,再也不搭理卓峰了。

利益面前人情算個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