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菩薩金身月下怒(第1/3頁)
章節報錯
婦人知他是在笑話自己先前說的話。
可墨玉在前,哪管什麼臉面不臉面的。賣藝賣身都是賣,賣啥不是賣?
做她們這行的,只要能有幸遇見位出手極闊綽的主,保證下半輩子衣食無憂,這才是正理。
於是她貼上了許雲儒的手臂,使勁壓了壓,又蹭了蹭,口中吐著暖香,嬌滴滴地說道:“小哥現在沒想法不要緊,等我將這暖春閣的丫頭們都喚出來,您再看看?”
許雲儒哪敢招架,只好推開了婦人,笑著告辭離去。
婦人眼神幽怨,想追,見他態度堅決又不敢,只好嘆息一聲作罷。
她回過頭,衝那撫琴的女子罵道:“沒眼力見的東西,也不知道上來伺候一二,人家指頭縫裡隨便漏點,你還用在這賣藝?”
菩提洲,最不值錢的便是這些個可憐女子。
作為其中之一的撫琴女子,不敢怒,更不敢言,心中已是懊悔萬分。
許雲儒出了暖春閣,口中哼著小曲,一路朝著挑月寺前去,心裡盤算著如何才能進寺裡去摸個清楚。而他身後,那個跟了他一路的半大孩子,依舊遠遠地跟著。
那孩子掏出一本冊子來,提筆記下:
至菩提洲,先進暖春閣,兩個時辰方出。
心情尚佳。
記完這些,那孩子又瞅了幾眼暖春閣,一臉的厭惡。
走出一段距離後,他又拿出冊子來,在暖春閣三字旁,添上了四個小字:
煙花之地。
許雲儒出了城,根本不用打聽,一眼便瞧到了挑月寺所在。
城外青山寥寥無幾,稱得上鍾靈毓秀者,只餘其一。
挑月寺所在,山本不高,卻因四周山峰更矮,加上山頂常年有佛光籠罩,便將它襯托的高聳起來。
而寺院之所以叫做挑月寺,據暖春閣婦人說,一是因為不論天晴下雨,夜裡寺院上方總會掛著明月,而且明月看起來距山頂很近,就像是被這座山挑在肩頭一樣;二來則是寺院頭頂的山巔,有一小湖,湖水呈月白色,因而挑月一說,又指湖泊這一“月”。
許雲儒行至山腳,已是黃昏。
山路上香客稀少,且皆在下山。偶有上山之人,又都是著僧衣的光頭,因而許雲儒就顯得特別異類。
登山沒多久,有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和尚,走到他身邊唸了句佛號,搭話道:“施主上山敬香?”
許雲儒並不想多說,只是答道:“敬仰已久。”
老和尚又唸了句佛號,提醒道:“天色已晚,寺院已閉門謝客了,施主此時上山,進不了寺院的。”
“寺裡不是都有供香客暫住的客房嗎?”
老和尚笑道:“寺裡一般不留生人的。”
許雲儒一皺眉,問道:“我佛渡人,也分三六九等?”
老和尚低誦一聲佛號,道:“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然人分善惡,況乎施主亦非山下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