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2017亞洲盃四分之一決賽拉開帷幕。第一場便是中國隊vs韓國隊。

安老爹一直守在電視機前。他其實並不愛看比賽,但他卻不想錯過自己的兒子的每一場國家隊的比賽。

和安老爹一樣的人還很多。他們也是老早就守在電視前,就為了不錯過這一場比賽。聽著解說們聊著國家隊的現狀、球員們的表現,大家一點兒也不覺得囉嗦。

熱身的時候,安洛發現現場的觀眾變多了很多。畢竟是淘汰賽階段了,每天的比賽場次變少了,看球的觀眾自然也就相對集中了些。

這一場比賽,安洛終於首發出場了。說起來,他最近這一年還真沒打過幾次首發。在雷霆的時候,奧拉迪波受傷的那一段時間他頂到了首發陣容。

安洛並沒覺得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反而是打替補的時候感覺更輕鬆一些。

但是國家隊發首發又有不一樣的意義。

所以,安洛略微有些激動。他在三分線很遠的地方練習著投籃。那個距離,差不多比nba的三分線遠一米的樣子。

其他球員也都在積極的熱著身。投籃的投籃,罰球的罰球,都很認真。並不像小組賽那樣,有說有笑。看來,大家對於這場比賽還是相當的重視。

賽場另外一邊的韓國隊顯得格外的亢奮。嘰裡呱啦的,鬧騰得不行。

不多久,比賽開始了。

雙方的首發登場。

中國隊這邊派出的陣容是郭艾倫、安洛、李根、任駿飛、胡金秋。杜峰在前面的幾場比賽裡嘗試了好幾套不同的陣容,這一場的這幾個首發球員,表現都可圈可點。

韓國隊那邊的首發陣容是樸燦熙、李政炫、金鐘奎、吳世根和金善亨。感覺都是老一套了,沒什麼變化。

不過從人員配置上來看,還是比較有針對性的。至少看起來,每個位置身體對抗都不吃虧。

一聲哨響,比賽開始。

胡金秋站到中圈前,與對方跳球。

相比韓德君來說,胡金秋雖然在身高和籃下的威懾力差一些,但是他的彈跳、移動速度和靈活性更強,防守也更積極。在面對韓國時,作用會更大一些。

籃球被胡金秋拍向了郭艾倫的方向。後者右手一伸,穩穩接住。接著,場上所有的球員一窩蜂地湧向中國隊的前場。

安洛和李根一左一右在兩側三分線外落位。跟著安洛的是韓國隊的1號球員樸燦熙,個子比安洛要矮一點,但看起來也有1米9的樣子。除了速度比較快,安洛記不得這個傢伙還有什麼特點。

大侄子持球推進到弧頂,然後將球往內線一吊,自己則直接順到了右側底角。

杜峰的戰術並沒有改變,還是要往內線打。胡金秋接球之後,扎著馬步使勁將球在地上一拍,順勢往背後的韓國內線金鐘奎身上一靠。然後藉著反彈過來的力道,右腳發力,以左腳為軸,猛地一個轉身繞過對方。

很漂亮的腳步,但是韓國隊的補防很快。原本站在籃下另一側的吳世根飛快地撲了過去,與金鐘奎一起對胡金秋形成了包夾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