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一個動作,有相匹配的實力,叫自信;沒有實力,那就是傻了。

安洛是自信的,但他更喜歡囂張這個詞!總覺得自信多少還是差了點兒桀驁不馴的意思。

他有自信那個球會進,所以故意提前轉身往回跑。甚至他還張開雙手,向上揮了幾下。他知道有一個人叫做阿里納斯的人曾經做過這個動作,但他做得更好,時機更加的完美。他想以後人們看到這個動作,首先想到的是安洛。

這個動作不僅僅讓所有在現場的uca的球迷記住了他,還很快透過媒體傳播開來。很多人都知道了,在uca有一個囂張的中國人,用美國人的方式,征服了一座屬於美國人的球館。

“你特麼的真的是太棒了!我xx……”

離安洛最近的霍勒迪跑過去狠狠的給了安洛一拳頭,還忍不住爆了粗口!他真的太佩服自己這個小夥伴了!這種自信回頭的動作簡直酷斃了!他甚至在心裡默默打算著什麼時候自己也試一試。

“unbeievabe!”

現場dj不停地重複著這個單詞,他不是因為神準的三分球而感慨,而是因為安洛這樣的行為。

在籃球入網的那一瞬間,現場的觀眾沸騰了,他們感受到了與扣籃和蓋帽不一樣的激情。無形裝逼,最為致命。

接下來的比賽,變成了一面倒的形式。uca因為安洛連續兩個三分球打出了氣勢,球員們跑得很快,機會把握得更好,一波,就將比賽打入了垃圾時間。到上半場結束的時候,uca已經領先對方16分了。

這場比賽到場的觀眾們是有福氣的。他們見證了uca這幾年的第一次改變,也見證了一場進攻的饕餮盛宴。

安洛的三分,亞歷克斯的中距離,還有霍勒迪和普林斯的突破上籃,甚至連做苦力的黑大個兒託尼都能夠是不是的表演一下空接。

在不停的相互掩護、跑位中,每個人都能獲得出手的機會。並且每個人都很堅決。他們還控制住了籃板,獲得了很多次二次進攻的機會。

儘管在防守端處於下風,但霍勒迪和亞歷克斯、託尼組成的兩層防線,並不是完全沒有用。況且,在如此強大的進攻火力之下,一切都會被掩飾起來。

任何事情,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

一部分人對uca後半段的戰術調整表示認可。他們覺得阿爾福德的換人是一種對球隊戰術體系的一種積極探索並付諸於實戰。這是籃球進步的一種表現,是向現代籃球發展方向靠近的表現。他們的認為大學籃球就應該往小球化發展,只有更快的節奏才更符合這個年齡段的球員的特點,才能發揮出這個年齡段球員的優勢。而不應該繼續堅持老一套,就像一群老頭子下棋一般。

他們對安洛在比賽中的行為表示理解,少年人就該有少年人的模樣。

有認可,自然就會有質疑。

對此表示質疑的人覺得阿爾福德丟掉了自己傳承的籃球信念,盲目追求勝利卻丟失了籃球最純粹的東西:激烈的對抗、兇狠的拼搶、精準的中投、炫酷的扣籃。更是言辭犀利地抨擊了這種沒有明確位置的體系,顛覆了一直以來的籃球理念和球員定位。中鋒沒籃板、控衛不傳球、分衛不會運球,當然這就不僅僅是在針對uca了。在他們眼力,現在的籃球發展趨勢,投籃成為了主要進攻手段。特別是三分,所有的球員都必須要有一手三分才能有一席之地。

總之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這也符合社會發展的規律。傳承與創新之間,總會碰撞出激烈的火花。

事實上,兩者之間並不矛盾。創新應該是有利於發展的創新,堅守傳統應該是有利於發展的傳統,兩者在同一個原則上應該是統一的,是互相促進的關係。創新的東西有好東西也有壞東西,傳統同樣有其精華也有糟粕,這需要時間,讓兩者慢慢地提煉、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