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領可充值看文喲~ 看著他嚴肅地表情, 青苗心裡一暖, 拉過他到椅子上坐下。

“吳知, 我想取消圖書館的收費。”青苗語氣略帶嚴肅,和吳知見過的溫柔大不一樣。

青苗想了想, 取消收費不僅僅是對老讀者不公平, 對吳知也是。他本來就可以看那些書不是嗎?

“這對你來說可能有點不公平, 以後我會把電子閱覽室對你開放, 你可以去那裡體驗一下新科技。不過, 不能告訴別人,好不好?”

吳知歪了歪腦袋,有些不大理解。

電子閱覽室!

新科技!

他不是很介意取消收費,他心裡隱隱明白, 奶奶讓他留在這裡這是暫時避開一下,倒不是非要免費看完那些書。況且他們家的書本身也可能自帶麻煩, 青苗姐姐願意收購也承擔了一部分風險。比起收費問題,他更關心青苗姐姐口中的東西是什麼。

“這些是什麼?”他問了出來。

青苗拉起他軟軟的小手往樓上走去, “看見你就知道了。”

青苗用意念開啟四樓的電子閱覽室開啟燈, 眼前一片奇怪的機械立刻佔據了吳知的視野。

他們都有著黑色的外殼。先是一個個薄薄的板子豎立在桌面上, 其中一面還可以清晰地映出人臉。這些黑色板子前面都平放著一個上面有很多按鈕的長方形板子, 旁邊還有一個橢圓的……球?吳知不知道該怎麼描述它。桌子下面不是常見的放腳的地方, 反而有一個無櫃門的小櫃子,裡面放了一個黑色的箱子。

“這是電腦。”青苗對吳知調皮地眨了眨眼睛, 一指豎放在嘴唇邊輕聲說, “不要說出去哦!”

因為電腦在現在的中國還是一個很稀罕的東西, 尤其是這麼先進的二十一世紀的電腦。

第一代計算機早就出現了,計算機專業在中國五十年代也有了,但那和現在人們印象中的電腦是截然不同。第一、二代計算機主要是為了計算,而不是現在的工作和娛樂。

二十一世紀人們用的計算機,已經是第四代計算機了。

青苗為吳知開啟了電腦,交給他簡單的操作。儘管因為沒有網只能玩諸如掃雷和蜘蛛紙牌這樣的遊戲,吳知也玩得很開心,眼睛亮晶晶的,時不時回頭看青苗一眼,小臉上揚起的笑容一直就沒有消失過。

“我是在和這個電腦比拼嗎?它有智慧?”結束了一局,吳知轉過頭來盯著青苗,滿臉的不可思議。

“是的,不過它沒有智慧,它靠的是計算。”

“計算?”

“沒錯,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可以到下面書庫的電腦科學一類去看看。”

吳知用力地點了點頭,繼續揮動著滑鼠開始他新的一輪。

青苗看著他興奮的樣子,想了想,說不定他會比馬爸爸更早搞出淘寶之類的網站。雖然比馬爸爸還要小,但是他可比馬爸爸接觸計算機要早多了——早到網際網路形成之前。

不等青苗一個個地去找老讀者說明,張教授下午就來了。

“青苗,我的實驗成功了!”

張教授彷佛年輕了許多,走起路來大步流星,笑得像個傻子一樣,暗淡的臉色重新煥發出了光彩。

“真的!恭喜!”青苗來不及收拾一下前臺,連忙站起來恭喜張教授。不用她問,張教授就滔滔不絕地說了起來。

“這還是多虧了你給的資料啊!我從資料裡看到了一張圖譜,不知道是誰的猜測,但是我分析過後覺得很有可能,就一直在往這個方向嘗試……現在細胞圖譜繪製了出來,控制細胞死亡的基因特徵也分析出來了!”

張教授還在喜氣洋洋地介紹自己的成果,青苗已經瞪大了眼睛。

這是說……

張教授把後面兩個都做出來了?!

青苗對這個成果不算了解,只記得在找論文時看到霍維茨和蘇爾斯頓一個分析了基因特徵,一個繪製了細胞圖譜!

“教授,您寫論文了嗎?”青苗目瞪口呆地問張教授,心裡還處於一種震撼。

一個方向,一張圖譜,就能做到這個程度!

“是啊!已經寫完了,就是不知道投出去人家會不會收了……”張教授有些赫然,不大好意思地開口。現在敢說往國外投論文的指不定會被嘲笑啊!他又不是名氣超然的大牛!

“您投的是?”這個成果,《自然》、《細胞》、《科學》都可以試試啊!

“我投的《基因》。”

青苗記得,《基因》是佈雷內投的那本期刊,在業內也算是有較大影響力的了,但是明顯還比不上三大頂級期刊。

話是這麼說,但是就算有成果第一次投三大能中的可能性也很小,因為沒有名聲。期刊編輯要看那麼多稿子,沒有一定名聲的可能在第一關就被刷下去了,何談送到編輯手裡?

這樣來看,投基因的效果可能還好一點,有更大可能性被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