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八十年代強國路(二十)(第1/3頁)
章節報錯
電視裡主持人的報道還在繼續。
“經瞭解,張教授繪製的線性蟲系譜細胞樹是細胞史上第一例完整的從受精體到成年體都有的系譜細胞樹,是細胞學界的一個重要發現。這種發現是極其偶然的,得益於線性蟲作為一種作為一種模式生物被發現……”
在場大多數人都著迷地看著這一條新聞,儘管不大理解,但是心裡是高興的。
我們國家的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提名了!
其實目前還會來圖書館的,除了一邊罵一邊厚著臉皮讀書的讀者,還有那些一直都是隻想看到被封鎖的國外資料或者先進的技術方法的人。
那些隨著謠言來來往往的讀者青苗並不在意,她只在意後者。
如果一個人一直人云亦云,不能形成自己獨立的觀點看法,他想必也很難在事業上有出色的成就。只有堅定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理智而敏銳,才更有可能做出一番成就。
他們,才是改變世界的先鋒。
等到新聞播完,剛剛那人已經不見了,不知是何時乘亂溜的。
讀者們陸陸續續地開始離開,有幾個人走之前多留了一下,恭喜青苗,“在您的圖書館我們才看到這麼多重要的書籍,真的十分感謝您願意把書拿出來和大家共享。現在圖書館沒事了,真好。”
旁邊的人深有同感,“要不是您這裡的書,我家村子那邊的豬都要病死了……”
“是啊,我也是看了您這裡的書才解決廠子裡機械故障問題……”
“我家小子看了那些什麼計算機書籍,說以後也要考計算機專業,自己製造先進的計算機呢!”
青苗笑著回應,“能學以致用,就是對我最大的感謝。”
捫心自問,她從來都不是什麼大人物,只是恰巧得到了這個外掛。一開始,她也沒有什麼大志向,只是想著能幫忙提供多一份資料,就少一份遺憾。
她也從來不是一個完美無缺的人,也有過掙扎,有過困惑。
真的要對他們開放那些資料嗎?可以給細節嗎?但是如果不能給更先進的資料,這家圖書館除了書多一些,和這個年代其他的圖書館又有什麼不同呢?
當發現自己被圖書館本身保護著時,她選擇了開放一部分。遠超這個時代的資料,沒有細節只有方向。被國外封鎖的資料,她全都開放了。
想到張教授,青苗在內心不禁苦笑。
要不是張教授自己是引用的,她恐怕就要釀成大禍了。
但是開放這些資料她不後悔。
國內外的科技足足有兩百年的差距。老一輩科學家殫精竭慮的想辦法破解,熬壞了身體,在實驗室葬送了青春,才有了她長大的那個二十一世紀的環境。如果她能給出一些提示,哪怕是在這些微小的方面,也能省去不知多少的辛勞。
她沒有那麼多時間在這裡等著人們慢慢進步了。她只有一家小小的圖書館,能做的事情也就那麼一點。
如果真的有罪孽,就讓她承擔吧。
她不後悔。
張教授晚上才剛把實驗室的門開啟一條縫,就被外面的記者包圍的水洩不通。
“張教授,針對之前有記者報道您作假的事情您有何看法呢?”
“張教授,您是否真的有作假呢?對於您獲得提名這件事您有何看法呢?”
“張教授,作為線性蟲完整系譜細胞樹的發現者,您今後有何打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