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您說的畫中畫是什麼意思?難道這幅畫的裡面還能再藏另一幅畫不成?”

率先提出疑問的不是別人,正是畫的主人唐雲,雖然他一開始就知道這幅畫的真正情況,不過為了避免懷疑,該做的樣子還是得做。

“我目前也只是猜測,如果想知道這幅畫是不是真的像我說的一樣,那就只能將這幅畫分開才行!”周老說道。

“周老,不知道您什麼好的方法能夠將這幅畫給分開呢?”唐雲之所買下這幅畫,目的就是為了裡面所隱藏的另一幅畫,如果有辦法能安全的將畫取出,那自然是最好不過了。

“辦法嘛倒是有,你們等我下!”

說完,周老便不顧眾人,轉身走進了他的臥室裡。

幾分鐘後,周老手裡拿著一個透明的玻璃瓶走了出來,玻璃瓶裡還裝著大約三分之二的淡藍『色』『液』體,此外周老的手上還有一隻小巧的鑷子。

陳關西向幾人解釋道:“這是周老從一位老師傅那裡學到的一項技術,揭畫,沒想到今天能親眼看到。”

等待期間,眾人已經將茶几上的水果等物品移到一旁,將那副《山水煙雨圖》小心翼翼的平鋪在茶几上面。

此時,周老全神貫注,將手掌輕撫一遍畫卷,然後將玻璃瓶內的淡藍『色』『液』體倒入手掌心,掌心朝下,從畫卷的一端開始倒入『液』體,直到另一端結束。

這個動作一直重複了數十遍,直至畫卷被淡藍『色』『液』體完全浸透。

接著,周老拿出鑷子,將位於《山水煙雨圖》左下角的紙張小心翼翼的揭起,為了避免損壞,周老的動作非常的謹慎和緩慢。

唐雲等人站在一旁仔細的看著周老的動作,就連呼吸都顯得很緩慢,生怕影響了周老。

周老揭畫花了不少的時間,大約過了二十分鐘,原本被《山水煙雨圖》所隱藏的另一幅畫,此時真真正正的出現在眾人的眼前。

這幅畫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氣勢雄強,只見畫中巨峰壁立,幾乎佔滿了整幅畫面,山頭雜樹茂密,飛瀑從山腰間直流而下,山腳下巨石縱橫,使整幅畫體勢錯綜,山路上還出現一支商旅隊伍,路邊一灣溪水流淌,正是山上飛流直下的瀑布,不禁讓看的人彷彿能夠聽見聞水聲、人聲以及騾馬聲一般。

“這是范寬的《溪山行旅圖》!”

陳關西率先驚呼道。

“你說什麼?《溪山行旅圖》?”

正在擦汗的周老聞言一驚,剛才過於專注揭畫,他還沒來得及看畫中的內容。

陳關西這麼一喊,不僅周老,就連周嘉嘉、周南峰以及唐雲本人也不免為之一驚,唐雲雖然知道里面有畫,但因為兩幅畫的距離過於貼近,所以他並沒有看出裡面那副畫的真正內容,此時聽到陳關西所喊,唐雲瞬間愣住了。

范寬是誰,想必稍微對畫有所瞭解的人都會知道。

范寬,宋代的繪畫大師,尤其擅長畫山水,是山水畫“北宋三大家”之一。

范寬的作品,有著堅凝厚重、雄峻茂墨等特『色』,由於年代久遠,范寬的真跡現存並不多,但是僅存的數件均為精品,如《雪山簫寺圖》、《雪景寒林圖》、《臨流獨坐圖》以及眼前這幅《溪山行旅圖》等。

“不會錯的,這幅《溪山行旅圖》確實是范寬的真跡!”周老指著畫上的一處方印激動的說道:“你們看,這裡有個印鑑,這是清朝時期乾隆皇帝專門用於收藏的印鑑,這就是最好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