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回國】(第1/2頁)
章節報錯
昆明的天氣似乎在一年之中的任何季節都是如此,溫暖,chao溼。
今天一早剛剛下過雨,可是隨後早晨的太陽讓整個城市立刻就重新染上了一層活氣。這是一個看似很悠閒的城市,和國外不同,街上的行人不會那麼匆忙的來回,路上除了一輛輛汽車,還有一些三輪車,上面堆放著一盆盆花來回兜售。
我是昨晚來到雲南昆明的,幾天之前七叔去世之後,我沒有對任何人解釋,而是立刻讓齙牙周給我辦理了簽證還有機票。在將七叔的遺體火花之後,我才宣佈要親自把七叔的骨灰送回國。
這次回來的一行人裡,我帶了錘子和西羅,還帶了齙牙周,顏迪也一定要跟著。我想了想,反正這次回來是秘密的,而且只是辦理一下七叔的後事,不會和國內的組織發生任何接觸……況且,在葉歡不暴露我身份的情況下,我是安全的。
而葉歡會暴露我的身份麼?當然不會!因為一旦讓人知道我沒死,那麼第一個倒黴的是他。更何況,我回來,只有內部人知道,別人是不知道的。
就在臨行之前,我們的行列裡又多了一個人。
雷小虎。
大師兄的兒子在國外多年,早就想回國看看,可是一直沒有機會。這次大師兄也知道我們回去不是做什麼“非法的黑幫活動”,只是純粹的給一個長輩辦理後事。所以很放心的讓小虎和我們一起回來了,借這個機會,可以讓他回到自己地祖國看看。
回來之後,遇到了一點難事。因為七叔只對我大概的說了一下他生活過的那個村子在雲南。而他也只含糊的說了一個村名……我卻不知道這個村子地具體地點。
雲南這麼大一個省。要找一個村子,說難不難,可說簡單,也不那麼簡單。
不說別的,僅僅是七叔生前和我說的那個村名,我們大概查了一下,整個雲南省就有十九個村子都叫這個名字!
“小王溝”這個名字,顧名思義,所在的一個小山村,旁邊有一條河溝。而從“小王”這兩個字看來,多半這個村子的起源是因為居住的人大多是姓王的宗氏。
其他的資料,我就一無所有了。
整整十九個村子都叫小王溝。這點讓我們有些頭疼。還要齙牙周是法律專家,他提出了從七叔生前在國內的資料開始查詢。因為七叔在國內出生,生活過很多年,國內肯定有他的檔案,甚至他還下鄉。當過兵,入伍,退役。都應該有記錄可查。
不過這一切,要從他地家鄉開始查了。
這又是一個難題。
因為人人都知道,中國的社會是改革開放之後才開始大力發展起來的……在國外,你查一個人很容易,找到zheng fu部門,隨便輸入電腦,姓名,或者一個社會保障地號碼,立刻就可以調出全部的檔案。
但是在國內。即使是那些大城市,公民資料的電腦化才沒多少年。而七叔的那個年代,哪裡有電腦存檔?當時所有的資料都是用紙張記錄地!
這麼多年下來了,要從zheng fu部門查詢一個幾十年前的人,實在有些困難。七叔的名字?張建華。
姓張地中國沒有八千萬也有五千萬。而叫名字叫“建華”的,更是頭疼了……七叔那一代人,取名字,男的十有仈jiu都是取“建華”“建國,“建軍”這幾個了。
多!多如牛毛!!
出生證明?沒有!那個年代,醫療系統不發達,就算有,七叔也沒有保留給我啊。
而且,查起來,實在是費勁!
那些行政機關部門做起事情來,效率如何……哼,地球人都知道!一個拖字,一個慢字,幾乎是被髮揮到了淋漓盡致的地步!
你要查一個人?哦,好啊,你沒資格查,先到公安局開證明,你個人是無權查其他公民檔案的。公安局裡說了,你為什麼要查這個人?哦?海外華僑?那不歸我們管,你們去海外華僑辦公室去……
在這裡辦事情就是這樣,你要查一件事情,先要取得許可,要透過十幾個部門開十幾個介紹信蓋十幾個章……然後等你拿著這些開出來的證明去查的時候,往往會發現對方忽然告訴你,這不歸他們部門管理,你之前做的這些全部白費了……
最後我著急了,乾脆讓加拿大那裡開了一分檔案過來,給我們這一行六個人安上了一個公司的投資考察團地頭銜。然後直接找到當地的招商引資辦公室,亮出海外華僑的身份,表示我們要在當地投資……
瞬間,態度就變了!
一百八十度的轉彎!
那些翻著白眼不耐煩的態度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熱情周到的接待,還有特派的人員陪同我們跑了一個個其他的部門,得到了通知的其他部門也是大力的配合。
我們從七叔的家鄉開始查,一路查到了當年他下鄉的那批人的檔案應該都在雲南的省會昆明市,我們一行人才再次來到了這座號稱一年四季如chun的城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不過,我實在不耐煩和那些官員打交道,把這些事情直接全部扔給了齙牙周大律師去處理,我自己則帶了顏迪出門逛街。
看著街道上這些黃面板黑頭髮,我的心情是很愉快的!畢竟,這裡是中國。
沒有了滿目的白人,沒有了成天到晚的“yesorno”“o”“byebyese”。雖然當地地雲南地方話我也同樣聽不懂,但是聽著就是親切!
相比我的愜意。雷小虎表現出來的就完全是十二分熱情的好奇了!他似乎對一切都那麼好奇,都有興趣!
昆明是花都,這裡地盛產鮮花,全國聞名。一路下來。雷小虎幾乎掏光了自己的口袋,買了無數鮮花抓在手裡,還有那路邊的小吃,僅僅是煮玉米,他就吃了四根。
我們在問路之後,一路來到了昆明市最大的花市。毫無疑問,顏迪是最興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