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會引起這樣的爭論,也是因為最近的這些動作引起的。

本來按照計劃,這個太空港應該是往小行星帶二號地點過去,然而事情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因為經過這麼長時間的發展,國家發現太空港也好,以後的宇宙飛船也好,每年需要的資源實在是太多了,因此想要發展,就要用大量的資源將初期完成建設,然而這些資源如果僅僅是地球和月球提供,會造成資源流失過快的情況,顯然是不合適的。

因此怎麼才能夠完成初期建設,成為了這次的重點,很多人認為,應該放緩太空港的建設,將飛船的量提上來,再說太空港的事情。

但是這個觀點被認為是不對的,因為這很可能拖慢發展,這個問題在當初確定開始建造太空港的時候就已經確定了,是不可能放緩發展步伐的。

但是資源問題也是就在眼前的問題,也不能不去解決。雖然之前已經預見到這個問題了,本來按照推算,不可能太快出現這類問題,不過人算不如天算,隨著國家跟其他國家合作,飛船製造業大發展的開始,其他國家也要開始發展飛船,一下子飛船所用的資源就變成了搶手貨。

所以資源必然會在今後的時間內出現價格增長的態勢——而這,也間接地影響了未來宇宙開發的進度,畢竟這些資源漲價意味著以後飛船的價格必然很高,那麼普通人想要利用宇宙開發的福利改變自身,肯定是很難了。

對於這種情況,是國家絕對要避免的事情,所以如何在未來發展,成為了下一階段必須要研究清楚的事情。

也因此,這臺太空港到底要到哪裡去,成為了焦點。

按照原計劃,這臺太空港要到計算好的第二個地點,也就是小行星帶與地球軌道的中心位置,而這個位置,通常會比較靠近火星。因此也有人認為可以先將太空剛送到火星去,理由是裡的比較近。

但是,火星比較特殊,它是個行星,也就是說,火星的太空港肯定要有一個常駐在火星軌道上,這樣才能夠常年讓我們有效的採集到火星的資源,但是火星跟小行星帶不同,它由於公轉的問題,是要看軌道臨近時間的,這樣資源才能夠運往地球。

顯然,這遠火水)解不瞭解渴!那麼如何做才是最有效的辦法呢?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將之前資格認證的飛船製造廠的飛船快點出售,並且在國家的組織下,儘快開啟宇宙採礦時代比較實在!而這也是能夠快速做到的辦法。

其實有資質的飛船廠的飛船的建設早就完成了,否則也不會說這是最快的方法。只是由於是第一艘飛船,按照規定,所有廠家,包括國家名單那邊,都需要全面由國家和四海集團組成的檢驗小組進行檢驗之後才可以出售,因此才一直沒有動靜。

這次檢查是非常嚴格的,因此飛船雖然下線了,但是售賣卻需要檢查完才可以。

這次檢查一開始都是從國家名單那邊開始的,所以民用這邊只能先等等,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但是現在卻不能讓民用飛船這塊在等了,不然會耽誤發展,因此經過這次會議決定,國家與四海集團分別展開針對兩個領域的飛船的檢測,為的就是能夠讓民用飛船更快的投入使用。

四海集團這邊自然不會有問題,很快就開始從民用飛船榜單的排序開始進行檢測。

一般來說,飛船的檢測都是比較耗時間的,不過這麼長時間以來,國家和四海集團這邊也總結了一套檢測手段,能夠提高檢測精度,縮短檢測時間,因此,倒也沒有太慢。

到了2037年五月份,像是過大年的似的,有資質建造飛船的廠家突然宣佈,自己的飛船可以售賣了!

網友們一看,紛紛表示驚喜,要知道,大家普遍認為,飛船要進入民用市場,怎麼也要三年以上的時間,畢竟這是飛船,不是個普通的東西。

然而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僅僅不到兩年的時間,飛船就投入了民用市場,實在是太棒了。

這次飛船出售總共有二十幾臺,這是第一批飛船,由於得到了飛船建造的經驗包,他們的飛船建造還是比較成熟的,就是大家都長得差不多,有點尷尬。

但是對於民眾來說,這不成問題,不就是長得挺像的嗎?只要能進入太空,長得一模一樣也行啊!

不用說,這第一批飛船很快被一些老牌資本給買走了,畢竟普通人跟他們比起來還是沒法比的。

不過,根據國家政策,飛船廠必須要留出一部分產量留給普通使用者進行購買,不能夠全部賣給大資本,否則將會弔銷資格證書。

這是很嚴肅的事情,因此雖然第一批被買走了,但是瞭解政策的眾人根本不慌,普通人開始抱團取暖,準備在下一次飛船下線之後進行購買,一個人的力量或許很渺小,但是很多人的力量卻可以很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