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三、大刀闊斧(第1/2頁)
章節報錯
有了徐光亮給的底氣,王箐第二天上班自然是氣勢非凡,召集了自己的員工開會,研究轉型問題。
一個公司的轉型並不是那麼容易的,特別是體量越大的公司轉型越難,就如現在的清韻科技,想要轉型,內部的問題一大堆,並不是說說轉型就能夠轉型的,需要一定的策略和安排才行。
並且ar眼鏡和手機雖然都是電子產品,但兩者仍然是差別很大的,不管是用法上,還是功能上,都是天差地別,因此想要轉型,自然也困難重重。
比如說原本是為手機設計內外結構的設計師,現在他們需要設計ar眼鏡了,這種轉變,非常巨大,對比起手機,ar眼鏡的空間更小,如何能夠做出滿意的產品,成為了眾人必須面對的問題,想要轉型,天然的就面對這些員工的反對。
同樣的,一家成功的企業,通常都會依賴自己之前成功的經驗,不用驚訝,這是肯定的,但是世界在發展,這家企業成功的經驗也許能夠橫行十年,但是在下一個十年絕對要被淘汰的,特別是電子類產品公司,更新速度極快,所以墨守成規實不可取的。
因此,這次會議其實並不算順利,一些老員工都表示反對,因為他們覺得手機現在仍然賣的不錯,為什麼要轉型呢?典型的躺在功勞簿上不想努力的人,但是,不想努力,面臨的就是淘汰,對於這種員工,王箐雖然念及舊情,卻不會放任。
可能是這些年將自己的心思轉入了家庭中,眾人忘了王箐之前的強硬手段,竟然敢唱反調了。
對於這種作死的人,王箐毫不手軟,直接發配到一些普通部門,讓他們養老去了。
而後,眾人回想起了被王箐支配的恐懼!顯然,能夠將公司經營到現在的,王箐怎麼可能是個善茬?這些年將心思放到了家庭上的她看起來和善了很多,但這都是表面上的,內裡她仍然是那個殺伐果斷的女強人。
隨著反對這次轉型的人全部被送走,她強勢的將公司安排的井井有條,開始為這次轉型做準備。
首先是技術方面,要想轉型,僅僅靠原來的技術肯定是不行的,因此新技術是關鍵,所以統一了公司的思想之後,她就帶領團隊來到四海集團,進行了各方面技術的授權談判,很快,所有的技術都完成了轉讓。
實際上,徐光亮早就跟高暢國打好招呼了,所以談判很迅速。
然後就是新產品的設計,新產品的設計是重中之重,跟普通的ar眼鏡不同,她早就想好了到底該怎麼做了。
首先是眼鏡,由於新技術的原因,眼鏡自然不需要像其他眼鏡那樣進行設定上螢幕,而由無鏡片模擬成像技術所帶來的優勢,他們能夠去掉眼鏡上的鏡片,並且能夠呈現極好的成像效果,根據實驗,即便是在高亮度的太陽底下,成像效果依然非常棒,雖然影象的確會變淡一些,但是不影響使用。
這就比普通的ar眼鏡要好很多了,要知道,普通的ar眼鏡受技術的制約,眼鏡上顯示的影象都非常簡單,不是不想顯示覆雜的影象,而是沒有一種能夠不遮擋眼鏡視線,而且還能夠顯示出彩色效果的螢幕。
即便是2020年出現的透明螢幕,也並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因為透明螢幕實際上就是將液晶螢幕中的液晶線隔一條抽取一道,然後將背後的黑色遮板取消,這樣就成了透明螢幕,但是這個號稱透明螢幕的東西,由於只是隔一條抽取一道液晶線,就好像是將原來完全遮擋的鐵門開上了長條孔,雖然能夠看到後方,但是其實仍然會有視線被遮擋,因此有些廠家嘗試過之後就放棄了。
現在的ar眼鏡,也開始了大膽的嘗試,比如利用多色射線在眼鏡片上進行投射,透過複雜的演算法,將其組合成圖案,現在發展的最好的企業已經能夠實現多色彩的投射,不過對比起液晶螢幕來說仍然是個弟弟,顏色仍然很單調。
因此,無鏡片模擬成像技術是這次的關鍵,王箐認為,第一代ar眼鏡只需要碾壓吊打現在的ar眼鏡就可以了,這叫一力降十會。
而後就是外形設計問題,一般來說其他人的ar眼鏡為了能夠呈現更多的色彩,採用了多種射線發射器的設計,但是這些發射機即便是重量再低,隨著數量的增加,仍然會給普通使用者增加大量的負荷,特別是戴在鼻子和耳朵上,壓得慌。
為此,這些廠家的人解決辦法就如同清韻科技一樣,將所有的硬體集中起來,放到另一個地方集中起來,然後如同運動耳機一樣,放到脖子上,眼睛上的射線資料用資料線傳輸,但是即便是這樣,仍然被人抱怨眼鏡太重了,而且因為眼鏡太重了,為了能夠帶著它到處跑,甚至要將其如同打籃球一樣,想辦法將腿綁起來,但是這樣玩下來,一天的時間,耳朵都紅了,鼻子也壓上了印子。
顯然,這些問題一直是困擾廠家大麻煩,清韻科技想要轉型,這些問題都要解決,因此這次轉型,這些問題都要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