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三、光刻機的好訊息(第1/2頁)
章節報錯
搞定了張芳祥師兄,徐光亮在接下里的日子經常遊說其他的師兄師姐,讓他們來自己的實驗室,有了張芳祥的助攻,這幾次的遊說都是比較成功的,願意在材料研究上做出貢獻的,都被他實驗室中高階實驗器材所吸引,實地考察後都表示願意加入實驗室。
不過現在只能算是預定,畢竟這些人的畢業時間不知道什麼時候呢,也有可能今天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寫了一篇好的論文就畢業了也說不定。
當然不光這些人被他說服,也根據張芳祥的話,盯上了已經畢業的師兄,他為了能夠更好的挖人,現在已經開始巧立名目了,比如說聚會啊之類的,將這些師兄們請來。
實際上就是徐光亮請客,看看這些人是不是有潛力。
等聚會結束之後,他把自己想要的人記下來,到時候發出邀請,畢竟他都試探過了,他們實際上並不喜歡現在的工作,他們大多數人的工作就是簡單地檢測材料之類的,想要研究材料?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徐光亮覺得大多數人是能夠挖到手的,也不是沒有人是滿意現在這份工作的,他對於這些人也無所謂,挖不到也就算了。
除此之外,就是在實驗室泡著,他的學習還是很認真的,已經開始跟著做實驗了。就這樣,時間過得飛快。
眼看到了八月份,傳統光刻機實驗室突然傳來了好訊息,他們終於成功的製造出了第一臺二十二奈米光刻機!
之所以這麼快,還是他所投資的工業母機的機床廠四海精工立功了,在四海投資的牽線下,他們跟傳統光刻機實驗室進行配合,採取人工方式將光刻機的配合件進行調整,經過長時間的除錯,終於完成了對於22奈米光刻機的安裝。
當然,這臺光刻機仍然有著一定的問題,那就是無法批次生產,不過光刻機制造慢也是正常的,這倒是沒什麼。
徐光亮因此請了假來到了傳統光刻機實驗室,進了實驗室就看到眾人正在進行晶片的試製工作。
他跟著眾人等了一會,看著數張晶圓被消耗,眾人後續處理後,進行測試,統計了一下成功率,大約有60的成功率,這代表著仍然需要繼續調整,不過既然有了60的成功率,那麼針對性調整,必然能夠慢慢提高成功率。
看到這,他心中有數了,雖然現在仍然算不上什麼成功,但是對於其他人來說這已經是了不起的進步了,而且這也說明22奈米的技術的確是掌握了,剩下的就是調校問題了。
徐光亮看完了整個過程,看看時間已經不早了,於是叫來負責人並告訴他,一旦22奈米真的成熟了,那麼就可以統計發獎金了。
負責人也很激動,表示肯定完成任務。
看完了現場試驗,他就開始看了一些技術檔案,這些檔案都是他們在安裝過程中產生的解決方案。
在檢視資料的時候,他注意到還有兩個部門給予了支援,一個是剛才所說的機床廠,一個就是數學應用研究室的成果。
正是他們根據光刻機的運作機制,採取數學模型的方式,指導了包括機床廠的加工工藝和取值範圍,這才有今天的成功。
他心中記下,等回去給他們發獎金。
處理完了這件事,徐光亮則帶著人來到了四海精工這裡,看看工業母機的製造情況。
他一進大門就看到了三軸床身出現在眼前,看來這裡也開始進行機床的試製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