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份訂單,徐光亮不敢怠慢,回到辦公室就給高暢國打了電話,告訴他一定要全力監督生產線的完成,儘量早一天進行批次化生產。

高暢國沒有多問,而是儘快的安排下去,將其優先值排在最前。

將檔案放入保險櫃,他坐到椅子上,思考著這次的訂單。

這份訂單應該來自國家,訂單的數目不小,如果能夠完全消化的話,能夠獲得差不多五百億的利潤,這就是左組長送來的大禮。只不過對接的單位他卻從來沒看過,署名只有一個501裝備局,公章也是。至於在哪裡,是幹什麼的,什麼資訊都不知道,他也沒想過查,不用查,肯定是查不到的。

相信等完成訂單,到時候自有人會將其運到需要的地方。

到了第二天上午,財務部就收到了400億的定金,可以說神速了!當然,今天徐光亮的關注點並不在錢上,而是放在了釋出會上。

從四海光刻放出風去要進行光刻機釋出會到現在,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特別是同行業和晶片工業的人,他們都紛紛猜測,這則訊息是真是假。可以說,今天的釋出會,聚焦了一大批人的關注。

可惜的是普通民眾瞭解的不多,畢竟現在沒有發生代工被卡的事情,除了瞭解國家裝備情況的軍迷之類的,其他人也僅僅是有個哇,好厲害,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了!沒有其他的想法了。

而瞭解光刻機的人大體的印象就是,這是哪個犄角旮旯蹦出來的?四海光刻?那倒是有可能——光刻機研究所匯聚了很多人才這件事大家是知道的,特別是同行業,所以如果是四海光刻研發出來的,他們倒也覺得有幾分合理……個鬼啊!大家都在努力發展,怎麼就你成功了?

至於其他人的反應,嗯……已經開放了註冊,被稱為b乎的使用者開始跳出來了,對於這個訊息他們是不信的,現在除了風車國臺積電用的風車國的光刻機,核心思想是臺積電提供的),全世界其他的光刻機企業都沒有成功,怎麼可能國內先出來?這絕對是假新聞,絕對雷聲大雨點小,不信走著瞧!

釋出會進行的很順利,大家也比較和諧,因為好幾個國家級別的機構站臺,這個專案的真實性得到了保證。

釋出會結束以後,各大新聞媒體都發布了這個訊息,甚至一套還進行了採訪,拍攝了一小段光刻機工作的影片,放到了新聞上,將這個事情徹底定性。讓所有等著瞧的人紛紛被打臉。

而光刻機橫空出世的訊息也在微薄熱搜也被霸佔了前三名徐光亮授意)。

在有了官方保證之後,緊接著是各個晶片廠開始派人過來了解詳情,在瞭解真實性之後,大家就開始下單了。

這件事很快就傳了到國外,然後也是引起了軒然大波,那個根本沒有光刻機生存土壤的地方,竟然也能造出先進的光刻機,我怎麼不信呢?

隨著這則新聞,很多國外光刻機企業被民眾質問,但是緊接著這些企業就都有了22奈米光刻機。看情況可能是國內這邊的動作刺激了國外的生產商,讓他們加緊完成了光刻機的研發,但是從他們這麼快就能夠放出確切的訊息來看,他們並不是沒有22奈米光刻機,而是大家都在藏著掖著而已,這就是資本主義的運作方式,除非有必要否則一定要將上一代產品的價值壓榨乾淨才會放出下一代。

22奈米光刻機成熟,這跟光刻機研究院的關係不大了,現在,他們正在抓緊時間進行14奈米光刻機的研發,他們也看明白了,對方絕對早就完成了22奈米的研發,自己這邊一開釋出會,他們立即研發完成?怎麼看怎麼假。而這樣的訊息也讓他們想到了一個恐怖的事情,那就是22奈米真的是對方的極限嗎?對方有沒有可能仍然藏著更高階別的光刻機技術?所以二十奈米以內的技術,他們正在爭分奪秒的進行研發。

為此徐光亮再次投入了三十億進行研發!並且以後每年會維持每年至少五十億到一百億的研發費用。

現在就看誰的手快了,希望自己這邊能夠更快一步的完成14奈米光刻機的研發,那樣不至於陷入被動。

就在國外因為22奈米光刻機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徐光亮這裡的第一條生產線終於建成並開始除錯生產,預計在八月份交付第一臺光刻機。

為了能夠順利投產,他一直盯著這件事情。到了九月份,第一條生產線順利執行了一個月之後,他才放心忙別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