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老夫人同竇婆婆過來時,看到的就是這樣的一個場景,他們雖知曉林暖暖是個惹人喜歡的孩子,卻不曾想她竟還有如此頑皮的一面。

想起前次禍害的那些花,又不由扶額失笑。

竇婆婆倒是不覺得林暖暖如此有何不妥,畢竟她可是知道那小丫頭若想要捉弄人,可是有一千條計策,一萬個主意的等著的,不見大鬍子如今對她也是俯首帖耳的聽話,生怕哪一天惹惱了小丫頭就會美苒不保麼?

再者說,這林國公府在竇婆婆眼中,如今也勉強算是在大夏讓人仰視的富貴門第,卻沒得如此小家子氣,這就有些不夠看的了!

想她從前在南詔不要說只這一園子的花,便是再多上許多,那也還不是隨她?

怎的又想起從前那些火往了,不是早就應了小丫頭的話,莫想過去事,一心往前看的麼?

要不說,還是她待林暖暖最好,想從前……

“就這麼點子花,也值當你在這兒大發感慨?我從前在莊子上那幾個連片的花田,阿暖還不是想燒便燒,你問問阿暖,我可曾在她面前皺過一下眉頭?”

竇婆婆面色不改地說,自己從前是如何疼寵林暖暖,又怎麼毫不在意那片花田,倒是將那花兒是大夏為之色變的阿芙蓉給拋到了九霄雲外,根本不提。

反正,再怎麼那也是花兒不是,

反正,那些花兒不也挺好看的不是。

竇婆婆眼看著林老夫人此番被她駁斥的啞口無言,不覺忘卻了那些有感而發的悵然,咧著張嘴巴,洋洋得意地笑了。

這二人總是這般的鬥嘴,眾人也都慣了,

林暖暖自也看到了那兩個故作蟄伏的耄耋老人,見她二人一邊拌嘴,間或還注視著自己,往自己這處瞟一兩眼。

這二人,是藉著來看她的由頭,出來拌嘴的吧!

不過,林暖暖她也知,林老夫人同竇婆婆的目光這些時日都鎖在她身上。

日子一天天滑落,臨近自己及笄的日子是越發的近了,及笄過後便離婚期愈近,

她也想緩緩,只誠郡王府是一刻都不想再等了!

一想到能同林暖暖坐起吃早膳,睡臥話家常的日子再沒多少日子了,往後自家的小阿暖就要被誠郡王府給搶去了,

不說林老夫人就說薛明珠等人,那也是隻要想起就得要愁眉不展好幾日。

可他們林國公府是重諾之人,既然應了誠郡王府,卻也不能輕易更疊改了。

想明年林暖暖也不過才將將十五,薛明珠只覺心都在滴血。

按李清淺之意,現下應是給林暖暖教些後宅規矩,當家理事之道,畢竟往後林暖暖可是誠郡王府的宗婦長媳。

只按林老夫人所言,林暖暖在江南蕭縣時,就經由幾個深諳後宅之道的老嬤嬤教了七七八八,

更兼著還有一個不好同旁人所說的事情,林老夫人對林暖暖嫁往誠郡王府是一點兒都不擔心。

只恨出嫁的日子選得太近,按著他們幾個的心思,再留小暖兒一兩年,才是正待嫁人的好日子。

故而,如今只想著如何讓林暖暖過得高興,哪還能捨得弄些瑣事讓林暖暖煩心?

李清淺聽著林老夫人語帶抱怨地數著日子,心裡也湧起一陣陣的愁思。

她也不想勸林老夫人,雖說都在一個京城裡,只嫁人畢竟就不能似這般將閨女收攏在自己的羽翼之下,若有一絲一毫的不快,自己就能看出來,也能知曉小暖兒是否受了委屈,

可若是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