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暖暖想得雖好,只林國功夫一眾長輩,又怎肯讓她涉險。

自從林暖暖從紫金山回來,林鵬等人早就想好,往後要讓林暖暖無憂無慮,不用勞心費神。

好似大家貴女們的煩心事兒,林暖暖盡皆沒有。

譬如:她們最煩悶將來能否有個好夫婿,或是衣裳是去錦繡閣還是輕衣坊;首飾當在金銀鋪買或是去福潤祥…

端看林暖暖,這些都不用操心。畢竟夫婿是早早就訂下了的讓大夏許多小娘子們嫉恨且妒的薛世子,至於衣裳首飾,無論是錦繡閣還是輕衣坊,亦或是京城中有名的金銀鋪子、福潤祥,那都是林暖暖名下的鋪子。

小事操不著,婚姻大事也早早塵埃落定。那些事體,還真不用放在心上。

就在眾人都覺欣慰之時,卻發現,不知從何時起。照料林念兒的重任,不知不覺就轉到了林暖暖的身上,家裡的大情小事,好似都會讓這孩子費費心、勞勞神。

按著林暖暖的話,她就是一個勞碌命。

可是她能一笑而過,繼續操心這,操心那兒,眾人卻不能。

這次的事,茲事體大,林暖暖既聰慧,看事情又很犀利,有些事情,還是她小時的佈局,林鵬等人這才容她操心,只善後之事,林鵬未曾如她所想,將擔子放於她的肩上。

林鵬說,前面十幾年,讓年幼的林暖暖,小小年歲以一己之力對付一群豺狼,已然讓他們羞愧不能護住親人。如今有他和林宇澤,必不會讓林暖暖稚嫩的一肩擔起這許多事。

若不是鑿楹納書閣連著的那處院子是林暖暖讓人弄得,且知密道的人不多,若不是竇婆婆紫金山的莊子是他們的退路,這些事情,說不得林鵬都不會讓林暖暖早早知曉。

桂嬤嬤環伺一圈,發現秋菊和秋葵兩個早已不知何時退了下去。她不禁暗贊林暖暖身邊這一對大丫鬟都是少有的通透。

時候不早,桂嬤嬤也不過於寒暄,只趕緊將來意道來:

“小姐,誠郡王妃和薛郡主還有薛小郎君原本說好後日就過府。”

這事兒林暖暖也是知道的,日子還是她同姜郡王妃議定的。

其實原本這事兒怎麼論,也不該她去。她知這是長輩們讓她在姜青媛處做人情,畢竟往後她可是要嫁人誠郡王府的,林國公府越看重林暖暖,那麼往後她在誠郡王府的地位越穩固。

不過,觀桂嬤嬤的樣子,日子只怕是有變。

果然,桂嬤嬤下一句話,就應驗了林暖暖的猜測:

“夫人說,才姜郡王妃著人過來,讓同小姐說一聲,明晚亥時過府,子時一處走。”

看來事情有變!林暖暖有心想問桂嬤嬤,卻也知她也不全知曉,索性喚了秋菊打了燈籠同桂嬤嬤一道去了珠玉閣。

祖父已有兩日未歸,據說是為了江南郡的洪水一事。

自十一年前江南郡各州縣遭遇大雨,林國公府驚才絕豔的林探花也被洪水沖走,江南一帶更是房倒屋塌,百姓流離失所。穆宗十分看重此事,先後派了數人前往江南勘察,後面林宇澤安然無恙回來,更是讓他編纂了水經,在江南修建了許多的水渠。

此次林鵬同林宇澤幾日未歸,據說是江南郡來了水報,在距蕭縣不遠的和縣遭遇水患,正好那幾個縣沒有水渠,無法洩洪。

明面上是這個事情,只是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