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血滿京華5(第1/2頁)
章節報錯
其君子群而不黨,人黨而不群。聖人之言大多時候其實就是念念而已。
只要端起了朝廷的飯碗,想要群而不黨,那簡直就是痴人夢。哪怕是個窮鄉僻壤的鄉間驛,各自也要絞盡腦汁去找個靠山依附,位列中樞的朝中大員們更是如此。
也不是沒有讀書讀傻了的書呆子,但他們的日子絕不會好過,建功立業是不可能的,富貴榮華更是不用指望。不定什麼時候惹到了不該惹的人,一頓狂轟濫炸之下便也就去了。
抱團,不用人教,這是聰明人本能的選擇。
解縉和茹瑺自然是聰明人,所以他們靠在了徐如意這棵大樹之下,掛上了閹黨之名。
閹黨這個名頭如今在下已經傳的遍了,雖然閹黨中人自己從不承認,但這也都是禿頭上的蝨子,明擺著的。
朱允炆不是個瞎子,他也知道朝中黨政之情。雖然不能一個個的點出名字,列個花名冊出來,可對於清流閹黨兩派的魁首他還是認得全的。
朱元璋在時曾與他過,黨爭內耗,上下掣肘,有時候卻恰恰是皇帝所願意看到的。
只要拿捏得當,朝堂上有不同的聲音有利於君王對於朝局的掌控,若真的只有一個聲音存在了,那帝王的禍事也就來了。
朱元璋與他起這番黨政的道理時,還舉出了李善長、胡惟庸的例子來。
朱允炆全心全意的相信他的皇爺爺所的每一句話,同時也是出於對於徐如意的信任,任由了黨政的存在,可眼下的情形,卻讓他異常的憤怒,拋開徐如意的重傷,最主要的,他開始覺得黨政的激烈程度超出了自己的掌控。
黃子澄的死,明面上的交代是北平那邊的手尾,朱允炆信了,但些許的懷疑還是免不了的。
如今徐如意也遇刺了,重傷垂死,這就是朝中君子們的黨政?上邊吵鬧,吵不過就遞刀子,那還要他這個皇帝做什麼?
這一次朱允炆決定不再相信東廠與錦衣衛的“調查”,他要順從自己的本心,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耳朵去聽,用心去想。
文華殿中,解縉與茹瑺忐忑的跪在帝王的身前,時間已經過去了半個時辰。
茹瑺還好些,身肥體胖,膝蓋上常年綁著兩個綿軟的護膝,勉強還挺得住。可解縉就不同了,來的匆忙,忘記準備護膝,再加上身子瘦弱,跪上這一個時辰,他實在是有些挺不住了。雙腿又酸又麻,好像萬蟻千蟲在啃咬,偏偏還不敢動彈,因為從他們走入殿中跪下那一刻起,朱允炆的目光就沒有從二人的身上移開。
芒刺在背,的就是二人現下的感受。
可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解縉和茹瑺實在有些摸不著頭腦,想了半,也沒覺得自己最近犯過什麼忌諱,尤其,東廠也沒人和他們透過氣,怎麼就突然來了這麼一出?
陛下啊陛下,你倒是話啊。。。
解縉心中暗暗叫苦。